[发明专利]用于植入视网膜组织植入物的手持式植入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80074114.7 申请日: 2018-11-18
公开(公告)号: CN111386094A 公开(公告)日: 2020-07-07
发明(设计)人: 约书亚·本努恩 申请(专利权)人: EK-DDS公司
主分类号: A61F9/007 分类号: A61F9/007
代理公司: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代理人: 刘粉宝
地址: 以色列***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植入 视网膜 组织 手持 装置
【说明书】:

一种手持式植入装置,其用于在植入位置植入视网膜组织植入物。该手持式植入装置包括具有前导植入工具端和尾随植入工具端的手持式植入工具,用于外围地固定包括最上面的活视网膜组织和最下面的基底膜的视网膜组织植入物的植入物固定器和临床医生操作的连接装置,临床医生操作的连接装置用于初始地将植入物固定器连接在前导植入工具端并且随后在植入位置将植入物固定器从前导植入工具端上选择性拆除,用于将植入物固定器连同视网膜组织植入物一起植入在植入位置。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用于植入视网膜组织植入物的手持式植入装置(handheldimplantation devices)。

背景技术

与许多其他脊椎动物一样,人视网膜已经进化成层状结构,内部视网膜构成神经元组件并且外部视网膜构成光敏组件。光敏组件进一步分层并且包括单层特殊细胞(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和感光细胞层。进入人眼的光在被感光细胞层捕获之前穿过透明的神经元组件,转化为神经刺激并且向神经元组件发送“反向(backwards)”,并且从神经元组件到大脑。光敏组件包括超过1.5亿个光感受器。神经元组件将输入的庞大刺激组织成编码信息并且将它汇聚到150万个神经节细胞,神经节细胞经由视神经将编码信息输送到大脑,视神经是全部起源于神经节细胞的轴突的集合-每个神经节细胞一个轴突。人中央凹(human fovea)包括约光感受器总数的一半,并负责视力。

可见光子转化成神经刺激涉及生成大量生物废物的生化反应,该生物废物必须立即和有效地清除以保持不间断的视觉功能。废物清除由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完成。这些细胞的顶端与感光器的前导活性表面物理相互交错,在感光器的前导活性表面处发生光化学反应,能够使消耗的感光器尖端立即清除,并暴露它们后面的部分用于进一步的反应。

一些致盲性疾病是由主要局限于外视网膜的病理过程引起的。这样的疾病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或AMD)和色素性视网膜炎(RP)。由于内视网膜在受损的外视网膜消失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保持功能,因此通过刺激存活下来的内视网膜使视力恢复似乎是可行的。这一概念已经被证实,使用利用电脉冲刺激内视网膜的电极。然而,在正常视力需要的组织层面上创造可持续的电-生物界面的能力超出了现有的知识和技术。尝试植入取自人尸体眼睛或实验室培养的干细胞的正常外部视网膜组织(normal outer-retinaltissue)的视网膜移植物是合乎逻辑的。过去十年进行的临床研究通过令人鼓舞的结果证明了利用活组织植入治疗外视网膜致盲疾病的可行性。然而,无论外部视网膜组织植入物的成分是人类胚胎视网膜组织还是实验室培养的外视网膜层组织,发现将这样娇弱的植入物转移到人眼是主要障碍,这进一步通过最近的调查结果(外部视网膜组织植入物与接受者内部视网膜之间的精确的和稳定的界面是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得到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手持式植入装置,其用于植入视网膜组织植入物,尤其是,外部视网膜组织植入物。视网膜组织植入物可以是完整厚度的胚胎组织,也可以是部分厚度的或完整厚度的实验室培养的组织。手持式植入装置包括细长的手持式植入工具,用于外围地固定视网膜组织植入物的植入物固定器和临床医生操作的连接装置(clinician-operatedattachment arrangement),该临床医生操作的连接装置用于初始地将植入物固定器连接到移入工具上并且随后在植入位置将植入物固定器连同它的视网膜组织植入一起从移入工具上拆除。可采用不同的连接装置将植入物固定器可拆除地连接到手持式植入工具上。在外部视网膜组织植入物的情况中,植入物固定器优选是椭圆形形状,具有约6mm至约8mm之间的长轴和约3mm至约5mm之间的短轴,并且用来被植入使得它的中心被植入在人眼的中央凹处。

附图简述

为了理解本发明并了解如何在实践中实施它,现在仅仅通过非限制示例的方式描述了优选实施例,参考附图,附图中类似部分同样编号,并且在附图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EK-DDS公司,未经EK-DDS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4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