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成形品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74529.4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2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浩市;金京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26;G01D5/245;G01P1/02;H01B7/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赵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成形 | ||
实现密封性能的可靠性提高。树脂成形品(M)具备:一次成形部(11),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电线(26),前端部埋设于一次成形部(11)内;传感器(22),在一次成形部(11)内与电线(26)的前端部连接,以部分地露出于一次成形部(11)的外表面的方式配置;密封构件(16),呈筒状,与一次成形部(11)的外周中的比传感器(22)的露出部分(22E)靠后方的区域液密状地密接;及二次成形部(17),与密封构件(16)的外周液密状地密接,并且包围一次成形部(11)中的至少比密封构件(16)靠前方的整个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成形品。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技术,在将一次成形的内部部件设置在模具内之后,将熔融状态的树脂材料填充到模具内,由此成形二次成形部而制造树脂成形品。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将合成树脂制的板(内部部件)设置在模具内,将熔融状态的树脂材料填充到模具内而成形外装体(二次成形部)的技术。在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前端形成为尖锐的截面三角形状的熔肋。当熔融状态的树脂材料被填充到模具内时,熔肋的前端侧在树脂材料中熔融,该熔融部分在与树脂材料熔合的状态下固化。由此,在熔肋的前端形成板和外装体密接的密封部,通过密封部能够防止液体浸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77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树脂成形品中,在如热冲击试验时那样的反复急剧的加热、冷却的环境下,在内部部件的树脂体和二次成形部的树脂体产生温度差,应力趋向于集中在熔肋前端的密接部分。即,由于在加热时温度先从外侧部上升,在冷却时温度先从外侧部下降,因此在内部部件的树脂体和二次成形部的树脂体之间产生温度差,在外侧部的树脂体和二次成形部的树脂体产生的应变变得不一致。因此,应力会集中于熔肋前端的密接部分。若这样的应力反复在熔肋前端产生,则熔肋前端的密接部分不久将被破坏,在内部部件和二次成形部之间产生间隙,液体可能浸入该间隙。
本发明基于如上所述的情况完成,目的在于实现密封性能的可靠性提高。
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
一次成形部,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
电线,前端部埋设于所述一次成形部内;
电子部件,在所述一次成形部内与所述电线的前端部连接,以部分地露出于所述一次成形部的外表面的方式配置;
密封构件,呈筒状,与所述一次成形部的外周中的比所述电子部件的露出部分靠后方的区域液密状地密接;及
二次成形部,与所述密封构件的外周液密状地密接,并且包围所述一次成形部中的至少比所述密封构件靠前方的整个区域。
发明效果
由于将一次成形部的外周和二次成形部的内周的间隙液密状地密封的密封构件呈筒状,因此,一次成形部和密封构件的密封区域及密封构件和二次成形部的密封区域在前后方向上确保得较长。因此,密封性能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树脂成形品的立体图。
图2是一次成形模块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将包覆电线、传感器及密封构件设置于一次成形用模具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将一次成形部、包覆电线、传感器及密封构件一体化的一次成形模块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将一次成形模块设置于二次成形用模具的状态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45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溅射的锂钴氧化物靶
- 下一篇:具有减少的串扰的电磁辐射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