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加强部件和车辆用中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75409.6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3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小坂洋康;寺本大辅;出元雅典;五十岚胜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B23K11/00;B23K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周宏志;刘晓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加强 部件 用中柱 | ||
本发明是配置于车辆用结构部件的内侧,通过焊接接合的剖面U字形并且长条状的车辆用加强部件和车辆用中柱,其构成为具备:一对加强侧纵壁部,以相互对置的方式在车辆上下方向和车宽方向上延伸,并配置于上述车辆用结构部件的相对置的一对第1纵壁部的内侧;和加强侧连结壁部,将一对上述加强侧纵壁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端缘连结,一对上述加强侧纵壁部具有一对焊接用突出部,一对上述焊接用突出部遍及从形成于与上述加强侧连结壁部之间的各棱线到车宽方向内侧端缘为止的整个宽度而向车辆前后方向外侧突出,形成与上述第1纵壁部焊接接合的焊接用座面,一对上述焊接用突出部沿着车辆上下方向间断地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加强部件和车辆用中柱。
背景技术
关于配置于车辆用结构部件的内侧并通过焊接接合的长条状的车辆用加强部件,提出有各种结构。例如,日本特开2013-220807号公报所公开的车辆用中柱由剖面帽子形状的外板和平板状的内板形成闭合截面,铰链加强件配置于外板的内侧,通过焊接等接合。铰链加强件通过冲压成型将1张钢板弯曲而形成为剖面帽子形状。
该铰链加强件具备:一对铰链纵壁部,以对置的方式在车宽方向上延伸,并配置于外板的一对外纵壁部的内侧;和平板状的铰链连结壁,将一对铰链纵壁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端缘连结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在一对铰链纵壁部向外纵壁部侧突出形成有与一对外纵壁部焊接接合的一对接合凸部。一对接合凸部被称为所谓的“座面”,沿着车辆上下方向间断地配置,从一对铰链纵壁部的外侧端缘朝向铰链连结壁侧延伸,并构成为延伸至一对铰链纵壁部的车宽方向中央附近。
然而,为了使从车辆外侧向车辆侧面碰撞时的车辆用中柱的弯曲强度提高,期望增大铰链加强件的材料强度,也增大剖面形状。另外,铰链加强件配置于外板的内侧并进行板配合,因此车辆上方向侧的末端部处的面位置精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在由板厚为1mm~2mm左右并且抗拉强度为980MPa以上的高张力钢板通过常温冲压或者热压形成铰链加强件的情况下,回弹量较大,从而面位置精度有可能降低。
发明内容
作为一个方面,公开的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冲压成型时的回弹量从而实现面位置精度的提高的车辆用加强部件、和具备该车辆用加强部件的车辆用中柱。
本公开的一个形态所涉及的车辆用加强部件是配置于车辆用结构部件的内侧,通过焊接接合的剖面U字形并且长条状的车辆用加强部件,其具备:一对加强侧纵壁部,以相互对置的方式在车辆上下方向和车宽方向上延伸,并配置于上述车辆用结构部件的相对置的一对第1纵壁部的内侧;和加强侧连结壁部,将一对上述加强侧纵壁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端缘连结,一对上述加强侧纵壁部具有一对焊接用突出部,一对上述焊接用突出部遍及从形成于与上述加强侧连结壁部之间的各棱线到车宽方向内侧端缘为止的整个宽度而向车辆前后方向外侧突出,形成与上述第1纵壁部焊接接合的焊接用座面,一对上述焊接用突出部沿着车辆上下方向间断地配置。根据该结构,作为一个方面,能够减少车辆用加强部件的冲压成型时的回弹量,从而实现面位置精度的提高。
本公开的一个形态所涉及的车辆用中柱是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车辆侧部的车辆用中柱,将具备上述结构的车辆用加强部件配置于内侧。根据该结构,作为一个方面,能够实现车辆用中柱的弯曲强度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中柱的一个例子的整体图。
图2是图1的II-II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铰链加强件的俯视图。
图4是铰链加强件的侧视图。
图5是图4的V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解析用框架模型的说明图,并且是作为比较例的第2铰链加强件模型的俯视图。
图7是图6的焊接用突出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图7的VIII-VIII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铁工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铁工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54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系统及使用其制作物品的方法
- 下一篇:功率电子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