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基板边缘图案化和金属化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75551.0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8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M·乔伊;R·迪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5 | 分类号: | G02F1/134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顾嘉运;陈斌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边缘 图案 金属化 | ||
一种显示器包括具有经图案化的边缘的显示基板,该经图案化的边缘包括多个凹口。该显示器进一步包括在显示基板的第一侧上由显示基板支承的多条显示信号线、以及沿着显示基板的第二侧设置的显示控制电路,该第二侧与该第一侧是相对的。显示控制电路包括多个触点。多条显示信号线中的每条显示信号线被设置在多个凹口中的相应凹口中以横切经图案化的边缘,以在多条显示信号线中的每条显示信号线与多个触点中的相应触点之间建立电连接。
附图描述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公开,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可被用来标识附图中相同的元素。
图1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具有图案化和金属化的显示基板的设备的局部透视图。
图2是图1的设备的局部分解图。
图3是图1的设备的下边缘的正视图。
图4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其中显示基板边缘被图案化和金属化的显示器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其中结合了显示基板边缘图案化和金属化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框图。
所公开的显示器、设备和方法的各实施例可采用各种形式。具体实施例在附图中例示并且在下文中进行描述,应理解本公开旨在是说明性的。本公开不旨在将本发明局限于本文中所描述和例示的特定实施例。
详细描述
描述了具有一个或多个经图案化和金属化的基板边缘的显示器以及包括此类显示器的设备。还描述了制造此类显示器和设备的方法。显示控制电路的节省空间(space-efficient)的电连接是通过对一个或多个基板边缘进行图案化和金属化来被建立的。沿显示器的边界的原本会用于电连接的空间可改为被制成显示器的有效区域的一部分。窄的显示器边框由此可被实现。
显示基板被图案化以在基板的边缘中创建一组凹口(notch)。边缘可以是附连控制电路的底边缘或下边缘。凹口允许显示器的信号线(诸如数据线迹线)横切边缘或延续超过边缘。信号线被设置在凹口中。信号线的端部可接着终接于控制电路的触点处。凹口因而有助于在信号线和控制电路之间建立电连接。
利用本文中所描述的边缘图案化和金属化,到控制电路的电连接被设置在显示器边缘处而非设置在设备的正面。边缘图案化消除了其他显示面板控制电路布置中所浪费的空间。首先,控制电路被设置在显示器的背面而非设置在正面。其次,空间不被正面上的触点所消耗,就像其中柔性电路被用来包裹在边缘周围以达成背面控制电路的情形一样。
显示基板的图案化可经由基于光刻的规程来达成。显示基板的边缘的金属化可以由载体基板和沿着经图案化的边缘设置在显示基板和载体基板之间的导电粘合剂层来支承。载体基板被移除以暴露信号线的端部下方的导电粘合剂层。控制电路的触点可接着在控制电路附接至显示基板时与信号线端部对准。控制电路的背面粘合可因而被达成而不必依赖于大的边界区域。
边缘图案化和金属化实现了除窄的显示器边框以外的益处。例如,原本因迹线线路扇出(fan-out)而引起的对信号线的限制被消除。实际上,显示基板的整个宽度可被用来将信号线连接至控制电路。信号线的阵列和控制电路两者可在显示基板的整个宽度延伸。
尽管结合OLED显示器进行了描述,但是所公开的设备和方法不限于特定类型的显示器。边缘图案化和金属化可以与各种各样的显示器和设备结合使用。例如,边缘图案化和金属化可以与具有背光单元的液晶和其他显示器结合使用。边缘图案化和金属化也不限于移动设备或具有小型显示器的其他设备。边缘图案化和金属化反而非常适于供在大幅面的平板显示器(诸如监视器和电视)中使用。
图1-3描绘了根据一个示例的具有带有基板边缘图案化和金属化的显示器102的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可以是移动电话、平板或其他手持式或便携式设备。电子设备100可以是窄的显示器边框对其而言有用的任何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55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