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隔构件和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76464.7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6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7 |
发明(设计)人: | 本多立彦;丸直人;川井友博;曽我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6555 | 分类号: | H01M10/6555;H01M50/291;H01M50/293;H01M50/249;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47;H01M10/653;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隔 构件 电池组 | ||
分隔构件具有厚度方向和与该厚度方向正交的面方向,且在该厚度方向上用于分隔构成电池组的单电池之间、或用于分隔构成电池组的单电池与除单电池以外的构件,所述分隔构件包含:能保持液体的内包体;和,用于收纳该内包体和液体的外饰体。从厚度方向俯视外饰体和内包体时的内包体的面积S1、跟外饰体与内包体的间隙的面积S2满足下述式1的关系,且液体的体积V1跟内包体的体积V2满足下述式2的关系。式1:S1/(S1+S2)≤0.99式2:0.02≤V1/V2≤1.9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隔构件和电池组。
近年来,对于用作车辆等的电源的急剧增加的二次电池,出于改善搭载于车辆等的有限空间时的自由度的目的、延长每次充电能行驶的续航距离等目的,正在研究二次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化。另一方面,二次电池的安全性存在与能量密度相反的倾向,存在越成为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安全性越降低的倾向。例如,在将二次电池搭载于续航距离达到几百km那样的电动汽车上的情况下,二次电池由于过充电、内部短路等而受到损伤时的电池表面温度超过几百℃,也有时会达到接近于1000℃。
车辆等的电源中使用的二次电池通常以由多个单电池构成的电池组的形式使用,因此,构成电池组的单电池之一损伤而达到上述的温度区域的情况下,由于其放热而相邻的单电池受到损伤,有损伤连锁地扩大至电池组整体的担心。为了防止这样的单电池间的连锁损伤,提出了各种在单电池与单电池之间设置分隔构件、将损伤后的单电池冷却的技术。
例如,有如下组件:其将在片状的袋中放入了水等冷却剂的构成的分隔构件设置于单电池与单电池之间(例如专利文献1)。根据该组件,可以使来自相邻的单电池的放热效率良好地移动至邻近的单电池,此外,相邻的单电池损伤、电池表面达到高温的情况下,袋中的水从开封部被释放,可以冷却损伤后的电池。另外,有如下分隔构件:其为在片状的袋中放入了浸渗有水等冷却剂的多孔体的构成(例如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35268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314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等对这些现有技术详细进行了研究,结果可知存在以下的课题。即,电池组中的单电池在制造电池组时受到限制压。另外,单电池在充电时单电池内的电极膨胀,因此,其壳体也膨胀而挤压相邻的构件。进而,单电池由于重复使用,产生来自单电池内的电解液的气体而发生膨胀,从而也施加压力。出于这些理由,对设置于单电池之间的分隔构件要求耐压性。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2中公开的分隔构件,还没有充分进行涉及耐压性的研究。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耐压性和导热特性优异的分隔构件和电池组。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前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包含能保持液体的内包体、和用于收纳该内包体和液体的外饰体的分隔构件中,通过适当设定外饰体跟内包体的大小的关系和内包体跟液体的体积的关系,从而可以解决上述课题,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的主旨如以下所述。
[1]一种分隔构件,其具有厚度方向和与前述厚度方向正交的面方向,且在该厚度方向上用于分隔构成电池组的单电池之间、或用于分隔构成电池组的单电池与除单电池以外的构件,
所述分隔构件包含:
能保持液体的内包体;和,
用于收纳该内包体和液体的外饰体,
从厚度方向俯视外饰体和内包体时的内包体的面积S1、跟外饰体与内包体的间隙的面积S2满足下述式1的关系,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64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