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弯曲成形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77299.7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6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兰光平;中里和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樱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7/06 | 分类号: | B21D7/06;B29C33/4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邓宗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曲 成形 模具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迅速且可靠地在XYZ的三维方向上弯曲加工棒状体的弯曲成形模具,设为如下弯曲成形模具:由在X方向上合模而进行棒状体的XY平面上的弯曲加工的XY平面成形模具(10、20)和在Z方向上合模而进行棒状体的Z方向的弯曲加工的Z方向成形模具(30、40)构成,在所述XY平面成形模具和所述Z方向成形模具合模时,在所述XY平面成形模具与所述Z方向成形模具之间划定对在XYZ的三维方向上被弯曲加工的棒状体进行成形的型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在XYZ的三维方向上被弯曲的棒状体进行成形时使用的弯曲成形模具。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棒状体”广义上是指实心及中空这两者的棒状的物品。
背景技术
例如,如汽车部件的软管等那样三维地呈弯曲形状的筒状的树脂管使用弯曲成形模具成形。作为使用该弯曲成形模具的成形技术,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2公开的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如下。
一种三维弯折形产品的中空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在一方的开闭组合模1a的PL面2上滑动的立壁4将下降到模具(die)5下的型坯P压弯成该开闭组合模1a的模3的前后方向的弯折形状,用在该立壁4的前表面上横向移动的模芯4a将该型坯P的左右方向压弯成该开闭组合模1a的模3的左右方向的弯折形状并放入,然后将开闭组合模1a、1b合模而进行中空成形(专利文献1的权利要求1)。
一种三维弯折产品的中空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开闭组合模1a、1b,在该开闭组合模1a的PL面2上设置有进行滑动而将相比模具5下降的型坯P压弯成一方的开闭组合模1a的模3的前后方向的弯折形状的立壁4,在该立壁4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将压弯型坯推入所述模3内的模芯4a(专利文献1的权利要求4)。
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如下。
一种对呈弯曲形状的筒状中空成形件进行吹塑成形时使用的吹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具备: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具有将用于成形所述中空成形件的型腔上下分割后的相对于下侧的下侧型腔;一对型腔围栏,所述一对型腔围栏至少在所述中空成形件的弯曲部的形成范围内形成为仿效该下侧型腔的所述下模具上表面的边缘的轨迹的形状,并隔着所述下侧型腔在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相向;以及围栏进退部件,所述围栏进退部件使该一对型腔围栏中的每一个在与所述下模具成对的上模具的合模时退避到在所述边缘的外侧不阻碍该合模的待机位置,在型坯的挤出时,从该待机位置移动到与该边缘的轨迹至少一致(专利文献2的权利要求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4844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25503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为如下结构:除了开闭组合模1a、1b、进行滑动而将型坯压弯成一方的开闭组合模1a的模3的前后方向的弯折形状的立壁4之外,还在所述立壁4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将型坯推入所述模3内的模芯4a,其结构较复杂。另外,在将开闭组合模1a、1b合模而对型坯进行成形时,必须使上述立壁4及模芯4a后退到不会成为开闭组合模1a、1b的合模的障碍的位置,相应地,成形周期变长,并且在使立壁4及模芯4a后退时推压的型坯的位置发生变化,在将开闭组合模1a、1b合模时夹入型坯而产生毛刺的可能性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樱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樱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72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局部护肤的组合物
- 下一篇:具有断裂感应机电灵敏度的纤维基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