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阀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77865.4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7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R·博南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7/02 | 分类号: | F16K27/02;F02B37/18;F16K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殷玲;吴鹏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包括壳体和布置在壳体中的螺线管,其中,螺线管包括线圈、衔铁、上部定子和下部定子,定子这样设计,使得当磁力在定子之间起作用时衔铁轴向地运动,所述阀还包括与衔铁固定地连接的杆、与杆连接的罐形的活塞、在磁力消失时使活塞背离螺线管运动的弹簧以及布置在壳体上以便为螺线管供给电能的插口。在螺线管(5)中布置有保护套筒(21),该保护套筒使活塞(8)的区域与插口的区域这样分离,使得没有介质能从活塞(8)的区域到达插口的区域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包括壳体和布置在壳体中的螺线管,其中,螺线管包括线圈、衔铁、上部定子和下部定子,定子这样设计,使得当磁力在定子之间起作用时衔铁轴向地运动,所述阀还包括与衔铁固定地连接的杆、与杆连接的罐形的活塞、在磁力消失时使活塞背离螺线管运动的弹簧以及布置在壳体上以便为螺线管供给电能的插口。
背景技术
这种阀主要作为空气转向阀用在机动车中的涡轮增压器上,以便在惯性滑行中开启通向吸入侧的旁路并且由此是已知的。为了防止涡轮增压器的过于猛烈的制动,但也为了确保快速的起动,阀的快速打开和关闭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特别在关闭时重要的是,通过将活塞放置到阀座上而实现立即封闭。阀座由涡轮增压器的壳体形成,阀被以法兰连接在该壳体上。在此,可轴向移动的活塞相对于壳体密封。活塞具有开口,使得在旁通管道中存在的介质可以进入阀的内部。这种压力平衡用于打开和关闭阀。在此不利的是,介质包含侵蚀性成分,这些侵蚀性成分同样侵入到阀的内部。在此存在以下可能性,即,这些成分可以一直到达插口的区域中并且可以积聚在触点上。这又会导致操控螺线管的控制器中的错误消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阀,该阀长时间稳定地且可靠地工作。此外,阀应简单地且成本有利地构造。
所述目的由此实现,即,在螺线管中布置有保护套筒,该保护套筒使活塞的区域与插口的区域这样分离,使得没有介质能从活塞的区域到达插口的区域中。这种保护套筒的布置是一种特别简单的措施,用于使活塞的关键区域与其它区域分离。尽管花费少,但是其针对在旁通管道中流动的介质的侵蚀性成分提供了可靠保护。因此以有效的方式防止了侵蚀性成分可能逼近电触点。保护外壳还可以简单地制造,并且保护外壳的安装也仅需要少量的附加工作步骤。
为了使两个区域分离,有利的是,保护套筒由耐用的塑料制成。由于在螺线管中起作用的力和运动,塑料必须具有一定的壁厚。根据另一个设计方案,已经证实为有利的是,保护套筒由不锈钢制成。除了出色的保护性能之外,不锈钢还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以便形成具有小的壁厚的保护套筒。因此已经证实为有利的是,保护套筒设计为具有0.1mm至0.5mm的壁厚,优选具有0.2mm至0.4mm的壁厚,特别具有0.3mm的壁厚。优点在于,螺线管仅需对于这种保护套筒的使用被微小地改动。不需要阀的花费多的重新设计并且能以少的花费来改装现有的阀。
一个成本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于,保护套筒由铬镍钢制成。
根据另一个设计方案,保护套筒具有由橡胶制成的涂层,涂层的厚度优选为0.5mm至1mm,特别为0.7mm。其优点在于,套筒至少在涂层的区域中不直接与其它金属部件接触。此外,通过涂层进一步改进了密封。
根据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由此实现对需要保护的构件的可靠保护,即,保护套筒布置在线圈与下部定子之间。利用该布置实现了在活塞的区域与螺线管的区域之间的分离。因此,在其中出现侵蚀性成分的区域被限制到最小程度。
如果保护套筒被压到下部定子上,则实现了在安全密封时保护套筒的安全的和可靠的布置。由此省去附加的固定件。通过压合/压装确保了即使在强力从外部作用到阀上的情况下,保护套筒也不变地保留在其安装位置。
为了使活塞的区域与阀的其它区域密封地分离,已经证实为有利的是,保护套筒设计为具有凸缘,该凸缘贴靠在线圈的、面对活塞的一侧上。
附图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详细描述本发明。图中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纬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78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型马达冷却系统
- 下一篇:多层流延膜和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