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微镜系统和用于采用这种显微镜系统显微地成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78533.8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3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阿诺德·穆勒-伦茨;克里斯蒂安·舒尔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卡微系统CMS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1/00 | 分类号: | G02B21/00;G02B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融冰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微镜 系统 用于 采用 这种 显微 成像 方法 | ||
1.一种显微镜系统(200、300),具有第一探测单元(10)或者具有多个探测单元(10、20),所述多个探测单元包括第一探测单元(10)和至少一个第二探测单元(20),其中,所述第一探测单元(10)或所述多个探测单元(10、20)中的至少一个探测单元具有彩色光束分光器设备(100),该彩色光束分光器设备带有三个分光器棱镜(11、12、13),
其特征在于,
-每个分光器棱镜(11、12、13)都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棱镜面(F1、F2、F3),在所述分光器棱镜(11、12、13)的每个第二棱镜面(F2)上或者与该第二棱镜面平行地提供了二色性层(1、2、3);
-所述分光器棱镜(11、12、13)的各第一棱镜面(F1)朝向同一方向,并且相互平行地相对于光轴(A)成直角地朝向,该光轴穿过所述分光器棱镜(11、12、13)的第一和第二棱镜面(F1、F2);
-所述分光器棱镜(11、12、13)的第一和第二棱镜面(F1、F2)彼此间分别布置成锐角的第一角度,所述分光器棱镜(11、12、13)的第二和第三棱镜面(F2、F3)彼此间分别布置成直角或钝角的第二角度,所述分光器棱镜(11、12、13)的第三和第一棱镜面(F3、F1)彼此间分别布置成锐角的第三角度;
-给每个所述分光器棱镜(11、12、13)都指配了带有第一和第二棱镜面(F1'、F2')的棱柱形的补偿部件(21、22、23),其中,每个所述补偿部件(21、22、23)的第二棱镜面(F2')都布置在与分别指配的所述分光器棱镜(11、12、13)的第二棱镜面(F2)共同的平面或与该第二棱镜面平行的平面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镜系统(300),其具有物镜(103)和布置在所述物镜(103)的图像侧的管式光学元件(106),其中,在所述物镜(103)和所述管式光学元件(106)之间形成无限远光路(U),并且所述管式光学元件(106)使得光从所述无限远光路(U)聚焦到图像平面(108、208)中,该图像平面布置在所述管式光学元件(106)的图像侧并且与物体平面(104)共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微镜系统(200、300),其具有宽视野照明系统(140)和宽视野探测系统(150),用于平面地照明和检测所述物体平面(104)的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微镜系统(200、300),其中,所述宽视野照明系统(140)具有布置在所述无限远光路(U)中的分光镜(102),该分光镜使得光源(141)的光输入到在所述物镜(103)与所述管式光学元件(106)之间的所述无限远光路(U)中,或者输入到另一个无限远光路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微镜系统(300),其具有共焦照明系统(160)和共焦探测系统(170),用于点状地扫描所述物体平面(104)的区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微镜系统(300),其中,所述共焦照明系统(160)在与所述物体平面(104)和所述图像平面(208)共轭的平面中具有点光源(161),其中,所述共焦探测系统(170)在与所述物体平面(104)和所述图像平面(208)共轭的所述平面中或者在另一个与所述物体平面(104)和所述图像平面(208)共轭的平面中具有孔眼光圈(212)。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显微镜系统(300),其中,所述共焦照明系统(160)具有用于使得照明光偏转的扫描机构(210)。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微镜系统(300),其具有多个探测单元(10、20),所述多个探测单元包括第一探测单元(10)和至少一个第二探测单元(20),其中,所述第一探测单元(10)指配给所述宽视野探测系统(150),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探测单元(20)指配给所述共焦探测系统(1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卡微系统CMS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莱卡微系统CMS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85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