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水控制阀装置及使用它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79902.5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9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池本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01P3/02 | 分类号: | F01P3/02;F01P7/1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水 控制 装置 使用 发动机 冷却系统 | ||
壳体(30)具有内部空间、形成为能够抵接在发动机(10)的外壁的平面状的安装面(390)、以与内部空间连通并在安装面(390)上开口的方式形成的供流过发动机组(11)后的冷却水流入的第1入口孔(301)及供流过发动机缸盖(12)后的冷却水流入的第2入口孔(302)、以及将内部空间与外部连通的出口孔(351、352)。阀(40)设在壳体(30)的内部空间,通过旋转,能够控制第1入口孔(301)及第2入口孔(302)与出口孔(351、352)之间的连通。壳体(30)以安装面(390)抵接在作为发动机组(11)的外壁的缸体外壁(13)的方式安装到发动机(10)。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7年12月12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237662号,在此援引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冷却水控制阀装置及使用它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安装在发动机、能够控制流过发动机的冷却水的流量的冷却水控制阀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冷却水控制阀装置,其壳体具有被形成为能够与发动机的外壁抵接的平面状的安装面、以及在该安装面上开口的两个入口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778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的冷却水控制阀装置,其壳体被安装在具有发动机组(engine block、发动机缸体)及发动机缸盖(engine head)的发动机。这里,在发动机组的外壁,形成有流过了发动机组的冷却水流出的流出口,在发动机缸盖的外壁,形成有流过了发动机缸盖的冷却水流出的流出口。并且,冷却水控制阀装置的壳体以形成在安装面的两个入口孔中的一个与形成在发动机组的流出口连接、形成在安装面的两个入口孔中的另一个与形成在发动机缸盖的流出口连接、并且安装面抵接于发动机的外壁的方式,被安装在发动机。
作为专利文献1的冷却水控制阀装置的壳体的安装对象的发动机,由于在发动机组及发动机缸盖的各自形成有流出口,所以冷却水控制阀装置以安装面跨发动机组和发动机缸盖的边界的状态安装在发动机上。因此,在发动机组与发动机缸盖的边界处发生了阶差的情况下,有可能在发动机的外壁与冷却水控制阀装置的安装面之间发生间隙。由此,有可能冷却水经由该间隙漏出。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与发动机的安装面上的冷却水的泄漏的冷却水控制阀装置及发动机冷却系统。
本公开是一种被安装在具有发动机组及发动机缸盖的发动机、能够控制流过发动机的冷却水的流量的冷却水控制阀装置,其具备壳体和阀。壳体具有:内部空间;平面状的安装平面,形成为能够与发动机的外壁抵接;供流过发动机组后的冷却水流入的第1入口孔及供流过发动机缸盖后的冷却水流入的第2入口孔,形成为与内部空间连通并在安装面开口;以及将内部空间与外部连通的至少1个出口孔。阀设在壳体的内部空间,通过旋转,能够控制第1入口孔及第2入口孔与出口孔之间的连通。
供流过发动机组后的冷却水流出的第1流出口及供流过发动机缸盖后的冷却水流出的第2流出口被汇集(集中)在发动机组或发动机缸盖的某一方的外壁。壳体以第1入口孔及第2入口孔的各自与第1流出口及第2流出口的各自连接、并且安装面与发动机组或发动机缸盖的某一方的外壁抵接的方式,被安装在发动机上。
在本公开中,冷却水控制阀装置的壳体以第1流出口及第2流出口被汇集(集中)在发动机组或发动机缸盖的某一方的外壁上的发动机为安装对象,以安装面与发动机组或发动机缸盖的某一方的外壁抵接的方式被安装在发动机上。因此,即使在发动机组与发动机缸盖的边界发生阶差,也能够抑制在发动机的外壁与冷却水控制阀装置的安装面之间发生间隙。由此,能够抑制冷却水经由该间隙漏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99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泡沫供给装置
- 下一篇:热处理固化型高碳钢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