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遮光布料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79904.4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7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边泰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卫柏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06 | 分类号: | D03D1/06;E06B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何娇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光 布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适用于遮光或防风用遮光帘的遮光布料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遮光部,由不透光性布料构成;以及,透光部,位于上述两个遮光部之间,沿着长度方向以层叠的形态粘贴到上述遮光部的某一个面的一半以上的位置上;其中,上述遮光部以及透光部能够通过热熔胶、粘合剂、缝制或超声波熔接等多种方法进行粘贴;而制造遮光布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将卷曲成卷轴(roll)形态的两个遮光部布料展开并投入到织物加工装置的第1投入步骤;(b)在上述两个遮光部布料沿着上述织物加工装置的导向部移动的过程中在上述两个遮光部布料的某一个面的一半以上的位置上沿着长度方向涂布粘接剂的涂布步骤;(c)将卷曲成卷轴(roll)形态的网状织物展开并以层叠到在上述涂布步骤中涂布粘接剂的两个遮光部布料之间的方式水平排列投入到织物加工装置的第2投入步骤;(d)通过沿着上述织物加工装置的导向部对在上述涂布步骤中涂布粘接剂的两个遮光部布料以及在上述第2投入步骤中投入的网状织物进行粘合而制造出遮光布料的制造步骤;以及,(e)将在上述制造步骤中制造出的遮光布料卷曲成卷轴(roll)形态的卷曲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适用于遮光或防风用遮光帘的遮光布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主要通过将窗帘或遮光帘安装在建筑物上而起到遮光或防风作用。其中,窗帘(curtain)是安装在建筑物的窗户或出入口处或者作为隔断使用的幕布类的统称,而遮光帘(blind)是通过安装在窗户上而起到遮蔽光线的作用。
上述遮光帘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对其遮光程度进行调节,能够根据其遮光方法以及结构分为垂直遮光帘、威尼斯遮光帘、罗马遮光帘或卷式遮光帘。
在如上所述的遮光帘种类中,垂直遮光帘具有价格相对低廉、安装及使用简单、能够呈现出独特美感等优点,因此经常被安装在如联排住宅、公寓等公共住宅的阳台或露台的窗框或如办公室或商用住宅的窗户内侧进行使用。
但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垂直遮光帘能够对入射到室内的光量进行调节而且即使是在放下遮光帘的状态下也能够欣赏到窗外的风景,可是因为是由垂直形成的多个遮光帘构成,因此能够透过遮光帘之间的缝隙从外部观察室内,从而不利于私生活的保护,而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能够采用对遮光帘的角度进行变更的方法,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又会导致垂直遮光帘的采光率下降的问题。
此外,垂直遮光帘的原材料大部分是由合成树脂、木材、铝薄板、纤维等构成,因此只能单纯地起到遮光功能而并不适合于为室内装修提供装饰效果且难以实现产品的高档化,而且会因为制造成本国语透明而导致其商品性下降的问题。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人们也在不断地尝试各种能够同时提供遮光功能、私生活保护功能、装饰效果以及隔热效果的将透光部与不透光部一体织造的窗帘式垂直遮光帘。
本发明人所发明的专利文献1中,因为在由网状织物构成的透光部与由不透光布料构成的遮光部之间存在厚度差异,因此在将其卷曲成卷轴(roll)形态时会因为在内侧形成空间而导致在透光部中形成褶皱的问题,而且在将其卷曲成卷轴(roll)形态时会因为遮光部内侧以及外侧之间的圆周差异而在遮光部内侧形成褶皱并因此导致商品性下降的问题。
此外,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折叠遮光帘时还会导致遮光帘被撑开的问题。
专利内容
本发明的旨在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问题,
通过对本发明人所发明的现有技术进行改良而以在由不透光性的布料构成的两个遮光部之间粘接由网状织物构成的透光部的方式制造出遮光布料,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将其卷曲成卷轴(roll)形态时防止因为遮光部的内侧与外侧之间的圆周差异而导致遮光部内侧形成褶皱的均匀平滑的遮光布料。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因为由网状织物构成的透光部与由不透光性的布料构成的遮光部之间的厚度差异而在将其卷曲成卷轴(roll)形态时在内侧形成空间并因此在上述透光部中形成褶皱的均匀平滑的遮光布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卫柏思有限公司,未经卫柏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99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