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帧率调整方法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80730.3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0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绪;杜维;周未来;杜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01 | 分类号: | H04N7/01;G06F1/32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整 方法 终端 | ||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帧率调整方法及终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可降低显示过程中的帧率抖动现象。该方法包括:终端获取当前的计算‑访存比例关系为第一比例关系,该计算‑访存比例关系用于反映终端执行的计算类任务和访存类任务之间的比例;终端获取与第一比例关系对应的第一工作频率表,第一工作频率表中包括DDR和CPU在不同工作频率组合下工作时的CPU性能参数;终端根据CPU性能参数在第一工作频率表中选择满足预设的目标帧处理时长的目标CPU‑DDR工作频率组合;终端指示该DDR在目标CPU‑DDR工作频率组合中的DDR目标工作频点下工作,并指示CPU在目标CPU‑DDR工作频率组合中的CPU目标工作频点下工作。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帧率调整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帧率(frame per second,FPS)是指显示器每秒钟刷新图像的帧数,当帧率越高时,人眼观看到的变化图像的连续性越好。目前,手机等终端进行显示时一般使用固定的帧率(例如60Hz)刷新显示画面的内容,也就是说,手机中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每处理一帧的时长(本申请实施例中称为帧处理时长)为16.7ms(即1s/60Hz)左右。而当CPU的处理能力不足或手机过热时会导致帧率下降,如果CPU处理一帧的时长超过16.7ms,则会发生丢帧行为,此时用户使用手机时会感受到卡顿。
那么,为了使帧率能够稳定在60Hz左右以保证显示画面的流畅度,可检测当前显示画面的实时帧率,当实时帧率超过预设范围的上限时,手机内的调频器可降低CPU的工作频率,而当实时帧率低于预设范围的下限时,调频器可提高CPU的工作频率。
但是,CPU处理每一帧显示画面的时间快慢是由CPU的计算能力和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DDR)的访存能力共同决定的。在计算密集型应用场景下,提高CPU的工作频率能够显著降低显示画面的处理时间,而在访存密集型应用场景(例如游戏场景)下,提高CPU的工作频率对降低显示画面的处理时间的影响较小,此时一味地提高CPU的工作频率不仅无法解决帧率抖动的问题,还会增加手机的功耗。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帧率调整方法及终端,可降低显示过程中的帧率抖动现象,同时降低终端功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帧率调整方法,包括:终端获取当前的计算-访存比例关系为第一比例关系,该计算-访存比例关系可反映出反映终端执行的计算类任务和访存类任务之间的比例;终端获取与该第一比例关系对应的第一工作频率表,第一工作频率表中包括当计算-访存比例关系为第一比例关系时,DDR和CPU在不同工作频率组合下工作时的CPU性能参数,该CPU性能参数用于反映CPU处理一帧显示画面所需的帧处理时长;这样,终端可以根据上述CPU性能参数,在第一工作频率表中选择满足预设的目标帧处理时长的目标CPU-DDR工作频率组合,该目标CPU-DDR工作频率组合中包括一组CPU目标工作频点和DDR目标工作频点;后续,终端可指示DDR在上述DDR目标工作频点下工作,并指示CPU在上述CPU目标工作频点下工作,使得CPU后续处理每一帧显示画面时时满足上述目标帧处理时长。
也就是说,由于CPU主要用于执行计算类型的任务,而DDR主要用于执行访存类型的任务,因此,在本申请中,如果当前计算类型的任务较为密集,则终端可设置CPU在较高的工作频率下工作,使得CPU处理这些计算类型的任务时的速度加快;相应的,如果当前访存类型的任务较为密集,则终端可设置DDR在较高的工作频率下工作,使得DDR处理这些访存类型的任务时的速度加快。这样终端可以根据当前计算类任务与访存类任务的分布情况动态、合理地设置DDR和CPU的工作频率,使得每一帧显示画面的帧处理时长稳定在目标帧处理时长内,以提高显示画面的流畅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0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