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造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80763.8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9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下田章雄;高桥启介;河井和纪;越后隆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22F3/16;B29C64/153;B29C64/268;B29C64/371;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欧阳柳青;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造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造型装置,其能够避免造型物的品质下降并能够避免因粉烟引起的激光照射效率下降的情况。护罩(20)具备内侧隔壁部(21)和外侧隔壁部(22)。内侧隔壁部(21)划定内侧空间(Ssubgt;1/subgt;),内侧空间(Ssubgt;1/subgt;)从其一端开口部(202)向另一端开口部(206)延伸;在内侧空间(Ssubgt;1/subgt;)的外侧,由内侧隔壁部(21)和外侧隔壁部(22)划定外侧空间(Ssubgt;2/subgt;),外侧空间(Ssubgt;2/subgt;)在护罩(20)的另一端开口部(206)处开口且在相比护罩的另一端开口部(206)更靠近一端开口部(202)处封闭。护罩(20)的另一端开口部(206)处的内侧空间(Ssubgt;1/subgt;)的通气面积比上游侧部分处的内侧空间(Ssubgt;1/subgt;)的通气面积大,其中,上述上游侧部分相比另一端开口部(206)更靠近一端开口部(20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造型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如图4所示,利用三维造型装置反复进行下述工序来制作由多个烧结层S的层叠体构成的期望形状的造型物,该工序为:在造型台上均匀地散布材料粉体而形成材料粉体层P,对材料粉体层P的规定部位照射激光(参照虚线)来进行烧结而形成烧结层S(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烧结层S形成时,需要防止因在造型区域中产生的粉烟而导致激光的照射效率降低的情况。因此,朝向造型区域开口的罩单元C具有从排出口排出惰性气体(参照实线箭头)的惰性气体供给罩和从吸引口吸引含有粉烟的惰性气体(参照单点划线箭头)的粉烟吸引罩C2。而且,配合激光的照射路径来控制支承罩单元C的保持架H的位置以及罩单元C的朝向中至少任意一方以使得激光通过惰性气体供给罩C1的内部而照射到造型区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031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如果从惰性气体供给罩C1的排出口向造型区域喷出的惰性气体卷起存在于造型区域的粉体层P的一部分粉体时,则会在该粉体的烧结层S层积而成的造型物上形成缺陷等、导致造型物的品质下降的可能性。特别是,如图4所示,在惰性气体供给罩C1以朝向排出口逐渐变细的方式形成的情况下,该问题变得更为显著。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造型物的品质下降且能够避免粉烟等引起激光的照射效率下降的三维造型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具备激光照射单元、护罩和保护部件的三维造型装置,所述激光照射单元具有光学系统,所述护罩具有从一端开口部延伸设置到另一端开口部的内侧空间,所述保护部件配置在所述护罩的一端开口部处,供从所述激光照射单元发出的激光透过到所述护罩的内侧空间,并通过另一端开口部而通过至所述护罩的外部空间,并且所述保护部件将所述激光照射单元与所述护罩的内侧空间隔断,所述三维造型装置通过反复进行下述工序来制作三维的造型物,该工序为:在通过驱动机构使自所述激光照射单元发出的激光对在造型区域形成的粉体层改变照射位置的同时,使该激光通过所述护罩的内侧空间进行照射,对构成所述粉体层的粉体实施烧结或熔融固化。
本发明的三维造型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护罩具备内侧隔壁部和外侧隔壁部,
所述内侧隔壁部划定所述内侧空间,并且用于向该内侧空间供气的供气口设置在相比所述护罩的另一端开口部更靠近所述护罩的一端开口部的位置上;所述外侧隔壁部在所述内侧空间的外侧与所述内侧隔壁部一起划定外侧空间,该外侧空间在所述护罩的另一端开口部开口,且在相比所述护罩的另一端开口部更靠近所述护罩的一端开口部的位置封闭,在所述外侧隔壁部上设置有用于从该外侧空间排气的排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07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