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吸音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80786.9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9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服部贵之;西岛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恩智株式会社;捷恩智纤维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5/26 | 分类号: | B32B5/26;G10K11/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千代田区大手町二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吸音 材料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低频区域至高频区域中显示出优异的吸音性的吸音材料。一种层叠吸音材料,包含:至少两层纤维层、以及存在于纤维层与纤维层之间的至少一层基材层,所述纤维层的空隙率为85%以上且94%以下,并且密度为0.06g/cm3以上且0.5g/cm3以下,所述基材层的空隙率为95%以上且小于100%,并且密度为0.008g/cm3以上且0.05g/cm3以下,所述基材层为选自由不织布及织布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叠有两种以上的层而成的层叠结构的吸音材料。
背景技术
所谓吸音材料是具有吸收声音的功能的产品,多用于建筑领域或汽车领域。作为构成吸音材料的材料,众所周知使用不织布。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复合不织布网,所述复合不织布网包含中值直径小于1μm的亚微米纤维、以及中值直径为至少1μm的微纤维。专利文献1的复合不织布网是通过使具有不同的中值直径的两种纤维的混合比变化而在厚度方向上形成混合比的梯度,从而获得不均质的纤维混合物。在具有代表性的实施方式中,公开了通过形成微纤维流,另外分别形成亚微米纤维流并将其添加于微纤维流中,可形成不同纤维混合而成的网。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吸收低频及高频的声音的层叠吸音不织布,所述层叠吸音不织布包括谐振膜与至少一个其他的纤维材料层,谐振膜由直径为600nm、表面重量(单位面积重量)为0.1g/m2~5g/m2的纳米纤维层形成的物质。公开了纳米纤维层典型而言利用电场纺丝制成,另一方面,基材层为直径10μm~45μm、单位面积重量5g/m2~100g/m2的纤维织物,进而还可层叠其他层。另外,公开了为了达到适当的厚度及单位面积重量,也可以进一步层叠该层叠体。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层叠有不织布A与不织布B的层叠吸音材料来作为2000Hz下的吸音率为85%以上的层叠吸音材料,所述不织布A包括:(1)由包含单纤维直径为1nm~500nm的热塑性树脂的纳米纤维构成的层、以及(2)由单纤维直径更大的纤维构成的层,所述不织布B具有特定的单位面积重量及纤维径。公开了专利文献3的层叠吸音材料是将不织布A(表层部)与不织布B(基盘部)贴合并制作而成,吸音性高,也具有隔热性,所述不织布A(表层部)通过利用单纤维直径更大的层来支持由纳米纤维构成的具有极微细的空隙的层而赋予保形性或尺寸稳定性,所述不织布B(基盘部)具有充分的通气度,单位面积重量大。
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利用纳米纤维的吸音特性优异的不织布结构体。专利文献4的不织布结构体的特征在于,包含含有纤维径小于1μm的纳米纤维的纤维体,该纤维体的厚度为10mm以上。另外,公开了所述纤维体可以由支持体支持,也可以成为将纤维体与支持体反复层叠而成的结构。纳米纤维例如通过熔喷法形成,在实施例中,在作为支持体的聚丙烯水刺不织布上形成纤维径0.5μm、单位面积重量350g/m2的纳米纤维体的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11-5081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表2008-53779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5-3021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16-1214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恩智株式会社;捷恩智纤维株式会社,未经捷恩智株式会社;捷恩智纤维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07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绝热本体和冰箱
- 下一篇:偶联聚合物产物、制备方法以及含有其的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