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电光显示和集成的压力感测的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81929.8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2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7 |
发明(设计)人: | A·布吕宁豪斯;K·霍曼;S·维尔德内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电光 显示 集成 压力 触摸屏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集成的压力感测的电光触摸屏。在电光触摸屏中,利用电光触摸屏(1、2、4)通过借助于输入器件触摸电光触摸屏(1、2、4)能够实现至电子系统中的输入,以及电光触摸屏(1、2、4)具有显示器(1)和用于确定触摸电光触摸屏(1、2、4)的位置的第一感测装置(2)和用于确定施加在电光触摸屏(1、2、4)上的力的第二感测装置(3、6),其中,电光触摸屏(1、2、4)相对于基准面(8)的位置能够通过在电光触摸屏的表面(4)上施加力而改变,其中第二感测装置(3、6)被设计为电容式且具有电极(3)。在此规定了,第二感测装置(3、6)的电极(3)与显示器(1)的电极位于同一平面中或与第一感测装置(2)的电极位于同一平面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光触摸屏。
背景技术
由现有技术中已知了这种触摸屏,其中利用触摸屏通过借助于输入器件对触摸屏的触摸能够实现至电子系统中的输入,以及其中触摸屏具有显示器和用于确定对触摸屏的触摸位置的第一感测装置和用于确定施加在触摸屏上的力的第二感测装置,其中触摸屏相对于基准面的位置能够通过在触摸屏的表面上施加力而改变。在此使用第二感测装置以便能够确定触摸屏的安全触摸。第二感测装置在此可以被设计为电容传感器,其中通过电容器的两个电极相对彼此的位置变化来完成电容器的电容变化以及通过测量电容器的电容可以推断出电极彼此之间相应的位置变化并进而推断出通过输入器件对触摸屏的可靠地识别出的触摸。由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电容器的部件被设计为分立的构件,它们必须相对于触摸屏所需的构件中的其它构件被单独地安装。这种额外的安装需要额外的空间和时间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这种额外的成本。该目的的实现方案是,第二感测装置的电极与显示器的电极位于同一平面中或者第二感测装置的电极与第一感测装置的电极位于同一平面中。由此能够方便地使感测装置的电极与显示器的电极或与第一感测装置的电极共同布置。
如果第二感测装置的电极与显示器的电极一起制造或第二感测装置的电极与第一感测装置的电极一起制造,则该解决方案特别有效。这几乎不会产生任何额外成本。
如果触摸屏具有弹簧元件,则可以将触摸屏保持在限定的位置,并且仍然可以相对于基准面移动。
如果弹簧元件具有板簧,则可以实现结构简单的功能弹簧元件,该弹簧元件还允许沿特定方向的运动并抑制沿其他方向的运动。
如果板簧被折弯,则可以容易且简单地规定触摸屏的运动方向的自由度。
如果所述板簧或各板簧是折弯的则板簧可以特别简单地布置成与第二感测装置的电极间隔一距离,其中该距离优选地选择为,在弹簧元件和第二感测装置的电极不接触的情况下该距离尽可能地小。因此弹簧元件可以用作感测装置的第二电极,因此不需要相应的第二感测装置的单独的第二电极,并由此形成一电容器,从该电容器的相应的电容可以推断出第二感测装置的电极与弹簧元件之间的距离。
当板簧被多次折弯时,尤其当其具有两个大致平行的部段且这两个大致平行的部段的连接就具有板簧距第二感测装置的电极的最短距离时,则该第二感测装置能够特别精确地工作。
还可以选择其他弹簧元件,以便与第二感测装置的电极能够电子地共同作用。还可以设置附加的单独的电极,该电极可以与第二感测装置的电极形成电容器。然而这种设计方案的实现通常成本较大。
如果触摸屏具有金属壳体或设有金属涂层的壳体并且弹簧元件与该壳体电连接并且该壳体处于接地电位,则可以特别容易地建立弹簧元件与接地电位的电连接。该电连接同时也可以是弹簧元件与壳体的机械连接。例如,弹簧元件可以形状配合或材料配合地连接到壳体。
第二传感装置的电极可以通过柔性导体/传导件、尤其是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评估单元连接,在评估单元中有利地也处理第一感测装置的数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19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