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O2 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82137.2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6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B·施米德;G·施米德;C·瑞勒;D·塔罗亚塔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9/08 | 分类号: | C25B9/08;C25B1/00;C25B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黄倩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o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室结构的电解池,其中包含阴离子交换剂的第一离子交换膜连接到阴极室,其中包含固体阴离子交换剂的盐桥室连接到该第一离子交换膜;具有这种电解池的电解设备;以及使用这种电解池或电解设备电解CO2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室结构的电解池,其中包含阴离子交换剂的第一离子交换膜连接到阴极室,其中包含固体阴离子交换剂的盐桥室连接到该第一离子交换膜;具有这种电解池的电解设备;以及使用这种电解池或电解设备电解CO2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燃烧化石燃料覆盖了全球约80%的能量需求。通过这些燃烧过程,2011年全球向大气中排放了约340.327亿吨二氧化碳(CO2)。这种排放是清除大量二氧化碳(褐煤发电厂每天超过5万吨)的最简单的方式。
关于温室气体CO2对气候的负面影响的讨论导致了对CO2的再利用的考虑。由于CO2在热力学上能量很低,因此难以将CO2再次还原为可利用的产物。
在自然界中,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就时间而言和在分子水平上就空间而言,该过程被分为许多子步骤,并且难以在工业规模上再现。目前,与纯光催化相比较高效的方式是电化学还原CO2。一种混合形式是光辅助电解和电辅助光催化。根据观察者的观点,这两个概念作为同义词使用。
与在光合作用中一样,在该过程中通过供给电能(必要时以光辅助的方式)将CO2转化成能量价值较高的产物(诸如CO、CH4、C2H4等),电能可以从诸如风或太阳的可再生能源中获得。在该还原中所需的能量在理想状况下对应于燃料的燃烧能,并且应当仅来自于可再生能源。然而,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过剩不是持续可用的,而是目前仅在具有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强风时可用。然而,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发展,这将在不久的将来进一步增加。
CO2在固体电极处的电化学还原在水性电解质溶液中提供了许多可能的产物,对于这些可能的产物在不同金属阴极处的示例性法拉第效率在表1中示出,表1引用自Y.Hori发表在C.Vayenas,等人(编辑),Modern Aspects of Electrochemistry,Springer,NewYork,2008,第89至189页的出版物“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on metalelectrodes”。
表1:在不同电极材料上电解CO2的法拉第效率
目前存在关于化学工业的电气化的讨论。这意味着,优选地,应当通过供给优选地来自可再生来源的多余电能,来从CO2(CO)、H2O中制备化学原料或燃料。在这种技术的引入阶段中,目标是使一种物质的经济价值显著高于该物质的热值(燃烧值)。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电解方法得到了显著发展。例如,可以向高电流密度优化PEM水电解。具有兆瓦级功率的大型电解槽被引入到市场上。
已经发现,在CO2电解中将阴极耦合到阴离子交换膜(anion exchange membrane;AEM)在选择性、稳定性和技术可行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股份公司,未经西门子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21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