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用包装材料和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82171.X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2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安田大佑;山下孝典;山下力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崔仁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包装材料 | ||
1.一种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依次具有基材层、阻挡层和热熔接性树脂层的叠层体,
构成所述基材层的树脂的熔点为220℃以上并且在温度65℃、相对湿度90%下放置24小时后的吸水率为1质量%以下,
构成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的树脂的熔点为140℃以上并且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6g/10分钟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
以使所述电池用包装材料的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彼此相对的状态,在温度150℃至250℃、面压0.5MPa、时间1秒的条件下使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彼此热熔接,接着使用拉伸试验机,在温度25℃的环境中,在拉伸速度300mm/分钟、剥离角180°、卡盘间距50mm的条件下将该热熔接后的界面剥离,所测得的拉伸强度在拉伸强度测定开始1秒后至1.5秒期间保持20N/15mm以上的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
以使所述电池用包装材料的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彼此相对的状态,在温度210℃至250℃、面压0.5MPa、时间1秒的条件下使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彼此热熔接,接着使用拉伸试验机,在温度25℃的环境中,在拉伸速度300mm/分钟、剥离角180°、卡盘间距50mm的条件下将该热熔接后的界面剥离,所测得的拉伸强度在拉伸强度测定开始1秒后至1.5秒期间保持80N/15mm以上的状态。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以使所述电池用包装材料的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彼此相对的状态,在温度150℃至250℃、面压0.5MPa、时间1秒的条件下使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彼此热熔接,接着使用拉伸试验机,在温度140℃的环境中,在拉伸速度300mm/分钟、剥离角180°、卡盘间距50mm的条件下将该热熔接后的界面剥离,所测得的拉伸强度在拉伸强度测定开始1秒后至1.5秒期间保持2N/15mm以上的状态。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以使所述电池用包装材料的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彼此相对的状态,在温度210℃至250℃、面压0.5MPa、时间1秒的条件下使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彼此热熔接,接着使用拉伸试验机,在温度140℃的环境中,在拉伸速度300mm/分钟、剥离角180°、卡盘间距50mm的条件下将该热熔接后的界面剥离,所测得的拉伸强度在拉伸强度测定开始1秒后至1.5秒期间保持10N/15mm以上的状态。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用于以使所述电池用包装材料的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彼此相对的状态,在温度210℃至250℃、面压0.5MPa以上、时间1秒以下的条件下使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彼此热熔接而封装电池元件。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由聚酯树脂构成。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9~50μm。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的厚度为45~100μm。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由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形成的包装体中收纳有至少具有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的电池元件。
11.一种电池用包装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依次叠层基材层、阻挡层和热熔接性树脂层的工序,
构成所述基材层的树脂的熔点为220℃以上并且在温度65℃、相对湿度90%下放置24小时后的吸水率为1质量%以下,
构成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的树脂的熔点为140℃以上并且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6g/10分钟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217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衍射光栅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原稿读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