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叉免疫抗原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82379.1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6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关川贤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绿色生物医药;麒麟控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15/62 | 分类号: | C12N15/62;A61K39/12;A61K39/145;A61K39/295;A61P31/14;A61P31/16;C07K14/08;C07K14/11;C07K19/00;C12N15/40;C12N15/4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鲁雯雯;金龙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叉 免疫 抗原 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多肽,其为诱导针对病毒的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的融合多肽,其包含下述(a)和(b)的抗原或其片段且具有低聚化活性:(a)含有在该病毒的亚型间保守的B细胞表位的该病毒的抗原或其片段;和(b)含有在该病毒的亚型间保守的T细胞表位的该病毒的抗原或其片段(在此,(a)和/或(b)的抗原或其片段具有低聚化活性,或者该融合多肽除了包含(a)和(b)的抗原或其片段以外还包含(c)具有低聚化活性的多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诱导针对病毒的免疫反应的融合多肽、该融合多肽的多聚体、该融合多肽及其多聚体的药物用途、该多聚体的制备方法等。
背景技术
针对反复发生抗原突变的病毒和存在多个血清型亚型的病毒进行了各种疫苗的开发。例如,在流感病毒的情况下,存在于流感病毒颗粒的包膜上的HA抗原已作为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HA裂解疫苗上市。流感病毒HA基因在A亚型间发生遗传交换,并且通过碱基序列的突变而产生抗原突变,但突变集中地发生在HA蛋白三维结构的头部。由于HA的头部是主要的中和抗体表位,因此已上市的HA裂解疫苗和病毒灭活疫苗对新的突变株几乎没有效果。另一方面,茎部区的突变少,但免疫原性低,因此未被用作A亚型的疫苗抗原。日本阪大微研的奥野等人在1993年首次报道了能够交叉中和流感病毒A1型株和A2型株的抗茎部抗体被诱导(非专利文献1)。另外,该研究组在1996年报道了在用HA基因的头部区缺失的HA进行了免疫的动物中诱导出能够中和1型和2型的抗茎部抗体(非专利文献2)。之后,在全世界进行了利用茎部抗原的万能疫苗的开发(非专利文献3、4、5、6)。另一方面,单体(monomer)抗原蛋白的免疫原性低,因此HA裂解疫苗的效果低成为弱点。M.F.Bachmann等人分析了免疫原性与抗原结构的关系,并报道了:高度组织化(多聚化、低聚化)的抗原的免疫原性高、还可以进行记忆B细胞的诱导,因此疫苗抗原的组织化很重要(非专利文献7、8、9)。据报道,HA与铁蛋白的融合蛋白利用铁蛋白的低聚化活性而形成多聚体,由此使HA的免疫原性被强化(非专利文献10、11)。由流感病毒HA裂解疫苗和灭活疫苗引起的宿主免疫应答主要是通过诱导针对HA抗原的抗体而对病毒进行中和的体液免疫,但另一方面,破坏感染细胞、抑制病毒感染扩大的另一种免疫应答是细胞免疫。现在市售的流感病毒疫苗几乎不具有细胞免疫诱导能力。据报道,与感染细胞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I类分子结合而被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T细胞受体识别的流感病毒抗原(CTL表位)位于基质(M1)蛋白和核衣壳(NP)蛋白(非专利文献12、13、14)。基质(M1)蛋白和核衣壳(NP)蛋白在A亚型间氨基酸序列是保守的,因此交叉细胞免疫在A亚型间成立。M1蛋白具有聚合物(低聚物)形成能力,并且与NP结合(非专利文献15、16)。甲型流感病毒疫苗的开发状况参考非专利文献17、18。
另一方面,在登革病毒的情况下,有4个血清型亚型D1、D2、D3和D4,若感染一个型而诱导出抗体的患者感染另一个型,则抗体会增强二次感染的病毒增殖,引起重度的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非专利文献19、20)。因此,单纯的D1、2、3、4的4价灭活或4价病毒颗粒表面蛋白包膜抗原疫苗由于存在风险而未进行开发。
已经报道了针对流感病毒或登革病毒的各种疫苗(专利文献1-8)。
如上所述,预测反复发生抗原突变的病毒或存在多个血清型亚型的病毒的流行是困难的,因此尚未开发出充分有效地覆盖突变体病毒和多个血清型的病毒的疫苗。期望开发出对突变体病毒和大范围的血清型亚型赋予有效的交叉免疫的抗病毒疫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97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3122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4606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26880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表2013-542224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绿色生物医药;麒麟控股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绿色生物医药;麒麟控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23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纤维
- 下一篇:用于夜间尿频的治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