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83907.5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7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留场宏道;山田良太;难波秀夫;白川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鸿颖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28 | 分类号: | H04W16/28;H04B7/022;H04W88/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郝家欢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装置 终端 以及 通信 方法 | ||
本发明的基站装置具备:发送部,使用第一分量载波和第二分量载波来发送下行链路信号;以及接收部,至少用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接收从终端装置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所述发送部发送所述上行链路信号中的空间关联信息,所述空间关联信息是表示用于发送所述上行链路信号的空间区域发送滤波器的信息,所述第二分量载波中的所述空间关联信息包括表示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的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本申请对2017年12月27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251430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以2020年左右开始商业服务为目标,正在积极进行与第五代移动无线通信系统(5G系统)有关的研究/开发活动。最近,由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Radio communications Sector:ITU-R)报告了与5G系统的标准方法(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2020andbeyond:IMT-2020:2020年及之后的国际移动通信IMT-2020)有关的愿景建议(参照非专利文献1)。
在通信系统应对数据业务的急增的基础上,确保频率资源是重要的课题。因此,5G的目标之一是通过使用比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中使用的频段(频带)更高的频带来实现超大容量通信。
然而,在使用高频带的无线通信中,路径损耗成为问题。为了补偿路径损耗,通过许多天线进行的波束成形成为有前途的技术(参照非专利文献2)。此外,也考虑了使其具备设定有独立的波束成形的多个天线(天线面板),通过适当地切换该天线来补偿路径损耗。
此外,期待有效利用下行链路(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和上行链路(终端装置→基站装置)的传输路径特性的对偶性。例如,终端装置通过使用在下行链路的信号接收中使用过的波束成形来进行上行链路的信号发送,能高效进行利用波束成形进行的路径损耗补偿。
此外,在实现高速传输的基础上,频带宽的扩大也是必须的。在LTE中通过汇集多个分量载波进行通信的载波聚合来实现宽带化,增加传输速度,这一点在5G中也被期待有效利用。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IMT Vision-Framework and overall objectives of thefuture development of IMT for 2020and beyond,”Recommendation ITU-R M.2083-0,Sept.2015.
非专利文献2:E.G.Larsson,O.Edfors,F.Tufvesson,and T.L.Marzetta,“Massive MIMO for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IEEE Commun.Mag.,vol.52,no.2,pp.186-195,Feb.2014.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5G中,预想到通过载波聚合汇集的载波分量涉及多方面。基站装置在控制终端装置的基础上按每个分量载波来进行控制是基本的,但以波束成形为代表的基站装置应为终端装置设定的项目涉及多方面,在实现载波聚合的基础上开销的增大也将成为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实现汇集了多个分量载波的宽带传输的基础上抑制开销的增大,同时实现高效的波束成形,稳定通信质量,进而提高频率利用效率或吞吐量的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鸿颖创新有限公司,未经夏普株式会社;鸿颖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39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消耗装置和液体消耗系统
- 下一篇:血管内流体运动装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