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轴节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83909.4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7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礒部央 | 申请(专利权)人: | 锅屋百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3/79 | 分类号: | F16D3/79;F16D3/72;F16F15/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尹洪波 |
地址: | 日本国岐***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轴节 | ||
联轴节具备:驱动毂件,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于驱动轴;从动毂件,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于从动轴;以及旋转传动部,在驱动毂件与从动毂件之间对旋转进行传动。联轴节进一步具备与旋转传动部的外周面连结为一体的动态吸振器。通过在旋转传动部安装动态吸振器,从而能够在原样维持扭转刚性的状态下提高振动吸收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联轴节。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
以往,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那样,配置于驱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联轴节具有:驱动毂件,与所述驱动轴连结;从动毂件,与所述从动轴连结;以及旋转传动部,在两毂件之间对旋转进行传动。
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为了提高振动吸收性,使板簧和弹性体介于驱动毂件与从动毂件之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489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034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当这样在驱动毂件与从动毂件之间新夹设用于使振动吸收提高的单元时,联轴节的扭转刚性会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仍维持扭转刚性的状态下具有振动吸收性的联轴节。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根据本发明的方式,提供一种联轴节,具备:驱动毂件,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于驱动轴;从动毂件,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于从动轴;以及旋转传动部,在所述驱动毂件与所述从动毂件之间对旋转进行传动,并且具有不干预联轴节整体的扭转刚性的非干预部位,其中,所述联轴节具备与所述旋转传动部连结为一体的动态吸振器。
根据该结构,通过动态吸振器安装于旋转传动部,从而能够在原样维持扭转刚性的状态下提高振动吸收性。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动态吸振器包括惯性体和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介于所述惯性体与所述旋转传动部之间并支承所述惯性体,所述惯性体及所述弹性构件以与所述驱动毂件及所述从动毂件不接触的方式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可靠地发挥动态吸振器自身的衰减性和振动吸收性。
优选的是,所述惯性体具有覆盖部和被支承部,所述覆盖部将所述驱动毂件及所述从动毂件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外周面覆盖,所述被支承部是被所述弹性构件支承的部位,与所述覆盖部连结为一体。
根据该结构,关于以覆盖毂件的外周面的方式配置的惯性体,在使其振动吸收性与例如形成为圆板状的惯性体的振动吸收性相同的情况下,与该圆板状的惯性体相比能够缩短从其旋转轴心算起的外径,能够使其外形的大小变得小型化。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弹性构件及所述惯性体构成为截面为环状,同轴固定于所述旋转传动部。
根据该结构,通过弹性构件及所述惯性体构成为截面为截面环状,同轴固定于所述旋转传动部,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发挥动态吸振器自身的衰减性和振动吸收性。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弹性构件在所述旋转传动部的外周面的周向上排列有多个,所述惯性体借助所述弹性构件而被所述旋转传动部支承,并且在不与所述弹性构件相对的部位,与所述旋转传动部以具有空隙的方式相对配置。
根据该结构,通过弹性构件在旋转传动部的外周面的周向上排列有多个,惯性体借助弹性构件而被旋转传动部支承,并且在不与弹性构件相对的部位,与旋转传动部以具有空隙的方式相对配置,从而能够在原样维持扭转刚性的状态下提高振动吸收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锅屋百泰株式会社,未经锅屋百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39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靴式压榨用带
- 下一篇:金属-纤维强化树脂材料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