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性的属于斑螟亚科的蛾的成虫的捕捉方法、光源装置及捕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83953.5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1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岩本启秀;今井利宏;高桥竜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谢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属于 斑螟亚科 成虫 捕捉 方法 光源 装置 | ||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斑螟成虫的捕捉方法是属于斑螟亚科的蛾的成虫即室内性的斑螟成虫的捕捉方法,其中,以规定的光通量密度将引诱光射出规定的时间以上,在比上述引诱光的射出端的高度靠下侧且具有比上述规定的光通量密度小的光通量密度的区域内形成将上述斑螟成虫引导至上述射出端的附近的引导路径,在上述引导路径内捕捉被上述引诱光引诱的上述斑螟成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性的属于斑螟亚科的蛾的成虫的捕捉方法、光源装置及捕捉器。
背景技术
室内性的属于斑螟亚科的昆虫(蛾,蛾)统称为斑螟。斑螟包含烟草粉斑螟、印度谷螟、粉斑螟蛾以及地中海斑螟。斑螟在全世界广泛分布,且作为食品·谷类等的储粮害虫被已知。室内性斑螟成虫在食品工厂、仓库、普通家庭内产生。因此,室内性斑螟成虫的防治中,杀虫剂的使用受到限制,期望通过非化学的防治措施进行解决。作为非化学的防治措施之一,相对于大多害虫具备光源的捕捉器(光线陷阱)广泛普及。
这样,关于斑螟成虫,在实验室内阐明了对引诱光的引诱性(例如专利文献1及非专利文献1),强烈期望对光线陷阱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例如非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仓库等的实用空间中,光线陷阱的捕虫效果显著降低,实际上不能捕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8/067678号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Thomas Cowan and Gerhard Gries,Ultraviolet and violetlight:attractive orientation cues for the Indian meal moth,Plodiainterpunctella,Entomologia Experimentalis et Applicata,131(2):148-158(2009).
非专利文献2:平尾素一、羽原政明、樱井仁、各种陷井产生的贮藏食品害虫捕捉反应的比较,、Pestology学报、11(1):24-28(1996).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将室内性的属于斑螟亚科的蛾的成虫通过引诱光引诱并能够捕捉的捕捉方法、能够引诱的光源装置及通过引诱光引诱并能够捕捉的捕捉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斑螟成虫的捕捉方法,是属于斑螟亚科的蛾的成虫即室内性的斑螟成虫的捕捉方法,其中,以规定的光通量密度将引诱光射出规定的时间以上,在比所述引诱光的射出端的高度靠下侧且具有比所述规定的光通量密度小的光通量密度的区域内形成将所述斑螟成虫引导至所述射出端的附近的引导路径,在所述引导路径内捕捉被所述引诱光引诱的所述斑螟成虫。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烟草粉斑螟成虫的捕捉方法,其中,以规定的光通量密度将引诱光射出规定的时间以上,在比所述引诱光的射出端的高度靠下侧且具有比所述规定的光通量密度小的光通量密度的区域内形成将所述烟草粉斑螟成虫引导至所述射出端的附近的引导路径,且在所述引导路径内捕捉被所述引诱光引诱的所述烟草粉斑螟成虫。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用于引诱斑螟成虫的光源装置,其中,以规定的光通量密度射出引诱光,通过所述引诱光的射出,在比所述引诱光的射出端的高度靠下侧且具有比所述规定的光通量密度小的光通量密度的区域内形成将属于斑螟亚科的蛾的成虫即室内性的斑螟成虫引导至所述射出端的附近的引导路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斑螟成虫的捕捉器,其中,具备:所述光源装置;捕捉部,其配置于所述引导路径内,能够捕捉被所述引诱光引诱的所述斑螟成虫。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39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