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改善剂和由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或症状的预防或治疗药物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85315.7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6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小坂仁;山形崇伦;神保恵理子;宫内彰彦;阿部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学校法人自治医科大学;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407 | 分类号: | A61K31/407;A61K31/473;A61K31/5415;A61K31/5513;A61P3/10;A61P3/12;A61P9/10;A61P25/00;A61P27/02;A61P35/00;A61P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高瑜;郑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粒体 功能障碍 改善 引起 疾病 症状 预防 治疗 药物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质性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手段。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涉及一种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改善剂,所述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改善剂含有由下述式表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它们的盐、或者它们的溶剂化物作为有效成分。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还涉及一种用于由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或症状的预防或治疗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或药物组合物含有上述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它们的制药上可接受的盐、或者它们的制药上可接受的溶剂化物作为有效成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改善剂和由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或症状的预防或治疗药物,以及它们的用途。
背景技术
线粒体是真核生物细胞中主要产生能量的器官。一旦线粒体功能障碍,则会引起各种疾病或症状。
线粒体病是由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代表性疾病。线粒体病的发病率为1人/500人的较高频率的遗传性代谢疾病。全部脏器可能成为线粒体病的发病对象,特别是在能量需要高的脑、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中能够表现出显著的症状。例如,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症状可以举出:不可逆性的智力退化、痉挛、脑卒中样发作和小脑失调等。
线粒体病的临床疾病类型通常被分类为10种以上。其中,Leigh脑病、以及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脑卒中样发作综合征(下面也记为“MELAS”)被视为在儿童方面的两大疾病类型。Leigh脑病从婴幼儿期发生精神运动发育的退化/延迟等症状。MELAS通过对如ATP产生这样的线粒体功能产生障碍,引起反复的脑卒中样发作等症状。
关于由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或症状的治疗,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了由式(I)表示的吩嗪-3-酮和吩噻嗪-3-酮衍生物化合物、或者其立体异构体、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溶剂化物、水合物、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该文献记载了可以将所述化合物用于治疗如遗传性线粒体病这样的线粒体障碍。
专利文献2记载了一种化合物,所述化合物选自由通式(I)表示的吩噻嗪二铵鎓盐和其作为药物可接受的盐。该文献记载了可以将所述化合物和含有所述化合物的组合物用于治疗线粒体病。该文献没有示出所述化合物对于治疗线粒体病的药理学的试验结果。
专利文献3记载了由通式(I)表示的噻唑衍生物、以及外消旋混合物的形式、对映体的形式或这些形式的任意组合的形式的化合物或通式(I)的化合物的制剂学上可接受的盐用于制备用于治疗Leigh综合征或MELAS等的药物的用途。
非专利文献1记载了在欧洲,辅酶Q10类似物艾地苯醌作为针对线粒体病的一种临床疾病类型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炎的治疗药物而得到许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6-51469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4-50509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5-500337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Gueven N.,Idebenone for Leber's hereditary opticneuropathy.,Drugs Today(Barc),第52(3)卷,p.173-181,2016年3月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由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或症状,已知有各种疾病或症状。但是,这些由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或症状均尚未确立根本的治疗方法。作为由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或症状的治疗药物得到批准的药剂的例子,目前只有在欧洲,辅酶Q10类似物艾地苯醌作为针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炎的治疗药物得到许可的例子(非专利文献1)。特别是,在由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或症状中,对于儿童方面的两大疾病类型的Leigh脑病和MELAS,也不存在预防或治疗的有效性得到验证的药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学校法人自治医科大学;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未经学校法人自治医科大学;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53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设备
- 下一篇:铝合金线及铝合金线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