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的锻造装置以及锻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85513.3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5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沼本润;藤田拓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K1/14 | 分类号: | B21K1/14;B21J5/02;B21J5/12;F16D3/22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影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速 万向 联轴器 外侧 构件 锻造 装置 以及 方法 | ||
具备减薄机构和相位匹配机构。构成外侧联轴器构件的前原料具有在内周面形成有槽的筒状部,减薄机构具有:冲头套件,其能够嵌入该筒状部而扩大缩小;以及冲模,其具有供筒状部压入的孔。在使前原料与冲头套件嵌合前,相位匹配机构使前原料的内周面的槽与冲头套件的槽部成形面的相位匹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的锻造装置以及锻造方法。
背景技术
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通常如图29所示存在如下结构:具备在内周面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滚道槽131的口部132、以及从该口部132的底壁突出设置的轴部133。在该情况下,口部132的滚道槽131形成为不向周向倾斜的圆弧状,该口部132的中央部的滚道槽底的直径设定得比开口侧的滚道槽底的直径大。在成形具有该结构的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的情况下,通常由冷轧减薄加工成形。
如图30所示,冷轧减薄加工使用锻造装置(冷轧减薄加工工具)。冷轧减薄加工工具的主要的结构包括:冲头套件142,其由能够沿在轴向上倾斜的方向进退的冲头120、引导该冲头120的冲头基座121、及将各个冲头120约束在联轴器中心的轴向位置的伞冲头122构成;以及冲模123,其按压前原料140。需要说明的是,在冲头120形成有滚道槽形成面147。
在冷轧减薄加工前,前原料140通过亚热锻造成形,并实施表面润滑处理(例如,磷化处理)。在冲头120覆盖前原料140,冲模123的内周面123a按压前原料140的外周面,并进行减薄加工。在减薄加工后,锻造成品件由于回弹而被夹在冲模123之间。伴随着冲模123的上升,锻造成品件一边牵引冲头120一边上升。如图31A至图31B所示,冲头120被沿轴向倾斜的冲头基座121引导而缩径,从而实现锻造成品件与冲头120的脱模。
此外,在将图29所示的外侧联轴器构件进行锻造成形的情况下,使用图31所示的前原料140。该前原料140在筒状部140a的内周面141形成有滚道形成槽148。并且,在进行锻造加工(减薄加工)的情况下,前原料140的滚道形成槽148的相位与冲头120的滚道槽形成面147的相位需要匹配。
此时,能够使用图32所示的定位机构来使相位匹配。具备支承前原料140的板151、从销保持架152立起设置的一对相位匹配销153、153、弹性地按压销保持架152以及相位匹配销153、153而使其上升的按压构件(弹簧构件)154、以及旋转驱动的轴155。另外,相位匹配销153、153贯穿在轴155的前端部附设的头156。因此,头156伴随着轴155的旋转而旋转,相位匹配销153、153绕轴的轴心旋转。需要说明的是,按压构件(弹簧构件)154通过省略图示的限位机构(例如,缸机构)而抑制其作用力。
接下来,使用图32所示的定位机构来说明前原料140的定位方法。首先,将该定位机构设为初始状态。初始状态是指通过限位机构来抑制按压构件(弹簧构件)154的作用力的状态,将从销保持架152立起设置的一对相位匹配销153、153的前端装配为比头156的上表面靠下方。
并且,使前原料140移动,而保持在与头156同心的位置。在该状态下,成为将前原料140的筒状部140a的开口端面140a1载置于板151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释放按压构件(弹簧构件)154的作用力,而使销保持架152以及相位匹配销153、153上升。此时,在上升的相位匹配销153、153的相位与前原料140的槽148、148的相位一致的情况下,相位匹配销153、153能够如图32所示嵌入(插入)其对应的前原料140的槽148、148。
与此相对,在相位匹配销153、153的相位与前原料140的槽148、148的相位不一致的情况下,不能般入(插入)。于是,使轴155旋转,以使得相位匹配销153、153与前原料140的槽148、148的相位一致。由此,如图32所示能够将相位匹配销153、153椴入(插入)前原料140的槽148、1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55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