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二萜类化合物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80086211.8 申请日: 2018-11-15
公开(公告)号: CN111655255A 公开(公告)日: 2020-09-11
发明(设计)人: 金元坤;韩伯洙;卞呈水;阮万明;崔荷瑛 申请(专利权)人: 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61K31/357 分类号: A61K31/357;A61K31/216;A23L33/10;A61K31/215
代理公司: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代理人: 袁波;刘继富
地址: 韩国***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包含 二萜类 化合物 用于 预防 治疗 神经 退行 性疾病 组合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包含二萜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学组合物。具体地,本发明的二萜类化合物将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蛋白激活,抑制炎症反应,由此可以预防或治疗因核受体相关因子1蛋白的活性抑制而引发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二萜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学组合物。

而且,本发明涉及包含二萜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用于预防或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健康功能食品。

背景技术

从天然物质中分离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多种生物体调节功能为人所知,在利用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新药开发、健康功能食品等领域中的研究日益活跃。然而,天然物质中包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各种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不相同,即使以相同的天然物质为对象进行提取,根据提取溶剂的种类,所分离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种类也不相同。而且,有报道称即使是从相同的天然物质中分离的生物活性物质,也呈现出每个种类所呈现的活性及其效果不相同的特性。因此,最近正在进行以相同的天然物质为对象而改变提取溶剂来分离以前未知的具有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与神经细胞衰退、丧失功能、以及经常性凋亡的情况下的症状有关。患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者在认知(cognitive)或运动(motor)能力方面有可能会遭受严重的退化,因为这些疾病大多是进行性的,最终这些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对生活的期待有可能会显著降低。

这些疾病包括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HD)、额颞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皮质基底节变性(Cortico Basal Degeneration)、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palsy;PSP)及其他疾病。

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与核受体相关因子1蛋白有密切的关联。具体地,在美国公开专利第2009-0226401号中公开了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种的帕金森病是与多巴胺神经细胞有关的疾病,还公开了在受体相关因子1被激活的情况下,将呈现出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而且,在国际专利公开公告WO2010-04221号中公开了如下的方法,即,核受体相关因子1在使多巴胺激活的过程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将核受体相关因子1激活并调节激活多巴胺的神经传递来治疗帕金森病。

因上述核受体相关因子1的功能障碍而引发的具有代表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为帕金森病。帕金森病以震颤、僵硬、运动缓慢和步态异常等作为主要症状,作为现代高龄化社会中重要疾病中的一种,是在大脑的黑质(substantia nigra)、纹状体(corpus striatum)部位,因称为多巴胺(dopamin)的神经递质不足而引发的慢性疾病。

作为用于治疗上述帕金森病的药物,已知L-多巴(L-dopa)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剂、咪多吡(Eldepryl)等,这些药物中的大部分仅起到调节症状,而并非根源性治疗,因此,需要持续服用药物。至今,作为帕金森病治疗剂制造了众多药物并得到商业化,但是,尚未开发出用于完全治疗帕金森病的根本性治疗剂。

对此,本发明人员使用多种提取及分馏溶剂,使从芫花(Daphne genkwa)的花、茎和根中获得的多种化合物激活核受体相关因子1,确认了抑制炎症反应的效果,并确认了对于因核受体相关因子1功能障碍而引发的包括帕金森病在内的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优秀,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参照了美国公开专利第2009-0226401号及国际专利公开公告WO2010-04221号的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未经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62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