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刺云实提取物、长心卡帕藻提取物和可可豆水解产物的美容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86435.9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5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M·迪马;D·诺特;F·佩利塞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LVMH研究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64 | 分类号: | A61K8/64;A61K8/73;A61Q19/00;A61K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李媛 |
地址: | 法国圣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刺云实 提取物 长心卡帕藻 可可豆 水解 产物 美容 组合 | ||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美容组合物,其在生理学可接受的介质中包含至少:a)由半乳甘露聚糖和交联硫酸化半乳聚糖组成的美容剂,所述半乳甘露聚糖具有5至630kDa,优选5至120kDa,更优选8至80kDa的摩尔质量,所述交联硫酸化半乳聚糖具有7至3000kDa,优选7至1100kDa,更优选8至200kDa的摩尔质量,和b)可可豆水解产物,并且涉及其用途,特别用于维持皮肤微生物群平衡和促进和/或改善化妆持久力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容组合物(composition cosmétique),其包含由半乳甘露聚糖和交联硫酸化半乳聚糖组成的美容剂(agent cosmétique),和可可(Theobroma cacao L)豆水解产物,以及其用途,特别用于维持皮肤微生物群平衡和促进和/或改善化妆持久性(la tenue dumaquillage)的用途。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被数十亿种微生物(细菌、酵母、真菌、病毒等)定殖,这些微生物统称为“微生物群(microbiote)”或“微生物群(microflore)”。术语“皮肤微生物组(microbiome)”是指所有这些微生物、它们的基因组及它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皮肤上存在的细菌数量可以达到每cm2数百万。
人皮肤菌群可分为两类:
-暂居菌群,主要由无害的真菌、病毒和细菌组成,被称为腐生菌,以环境中腐烂的有机物为食。该菌群不是永久的,它在一天中会有所变化,具体取决于所进行的活动和周围条件的变化以及个体在这些条件下的暴露程度。最常见的暂居物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和芽孢杆菌(Bacillus)物种。
-常居菌群,由共生细菌组成,即由于寄主而存活,而不会造成任何损害。该菌群的组成是固定的,在受到干扰后,其相同的成分会自发地重新形成。这些微生物(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等)栖息在表皮,并且主要存在于角质层的上层以及汗腺和毛皮脂腺囊的导管中和表皮附属器(其为指甲和头发)中。
这些微生物是生命必不可少的。除了它们在产生体味中的作用外,它们还与维护健康皮肤紧密相关。在正常情况下,即当卫生状况良好时且当皮肤的常居菌群、免疫应答和屏障功能完好无损时,常居微生物和暂居微生物不会引起疾病或功能障碍。皮肤微生物群因此能够充当屏障并保护其宿主。
同时,表皮产生抗微生物脂质和肽,例如β-防御素,专门用于识别病原体的受体,其共同形成“先天皮肤免疫力”。
随着常居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它们还会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细菌素和丝氨酸蛋白酶,例如表皮葡萄球菌产生的那些,其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并阻止它们粘附在皮肤上的生物膜的形成。
共生菌群刺激皮肤屏障和先天免疫力,从而维护健康和有抵抗力的皮肤。皮肤微生物群的平衡以及皮肤环境的生态条件(温度、pH、盐度、激素水平、脂质和蛋白质含量、水和氧气含量、紫外线暴露)的表达对于这种维护也至关重要。
除了如年龄、性别、基因组成和免疫反应性等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如气候(温度、环境湿度、UV),药物治疗,卫生、护理或化妆美容产品的使用,也可能对皮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具有重大影响。
还已经表明,皮肤微生物群的组成受皮肤保留其所含水分的能力和皮脂产生的影响。皮脂水平与16S分类数据(目、科、属和种)中的3个多样性指数呈负相关,并且对于无感觉性水分流失(反映了皮肤屏障的质量)也观察到了相同的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VMH研究公司,未经LVMH研究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864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