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90144.7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9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旭;吉川宽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4/228 | 分类号: | H01G4/228;H01G4/3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韩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 | ||
汇流条(20)包含:汇流条主体(21);和电极连接端子部(22),在汇流条主体(21)中的位于端面电极(11)侧的下缘部(21a),被设置为与端面电极(11)的表面平行地延伸,在其前端部具有与端面电极(11)连接的连接部(23)。在电极连接端子部(22),设置弹性形状部(24),该弹性形状部(24)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形状,以使得在汇流条主体(21)热膨胀而下缘部(21a)在接近于连接部(23)的方向移动时向其移动方向收缩、在汇流条主体(21)热收缩而下缘部(21a)从连接部(23)远离的方向移动时向其移动方向伸展的形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电容器等的电容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薄膜电容器,将在两端面的引出电极连接有汇流条的电容器元件收纳于树脂壳体内,在该树脂壳体内填充有填充树脂。汇流条形成为板状,具有覆盖电容器元件的侧面(周面)的部分、和覆盖引出电极的部分。覆盖引出电极的部分在其端部具有连接部,连接部与引出电极连接。在汇流条,连接用于将电极向外部引出的外部连接部。
此外,在权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电容器元件集合体,具备具有多个电极导线部的连接金属零件,通过焊接等来将处于电极导线部的前端的前端连接部与电容器元件的两端面的元件电极部连接,在电容器元件以电极间短路的方式达到破坏的情况下,为了对电极导线部从元件电极部剥离的方向(与元件电极部的表面垂直的方向)上产生的破坏能量所导致的应力进行吸收缓和,在其剥离方向具有弹力性地来构成电极导线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4-138082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平10-411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电容器作为车载用,被用于电力转换装置等的发动机箱内的装置,对电容器要求比以往更高的耐热性。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薄膜电容器中,在暴露于这样的高温环境下导致薄膜电容器成为高温的情况下,由于其温度变化,汇流条的覆盖引出电极的部分可能在与引出电极的表面平行的方向膨胀。在将覆盖引出电极的部分与连接部连结的方向上,覆盖引出电极的部分在该方向膨胀的情况下,其伸展在连接部侧被连接部限制,在与连接部相反的一侧,被覆盖电容器元件的侧面(周面)的部分之上堆积的填充树脂限制。由此,在连接部,作用由于覆盖引出电极的部分向连接部侧伸展导致产生的应力,担心由于该应力而在引出电极与连接部之间产生龟裂,或者连接部从引出电极脱离。
与专利文献1的结构不同地,在汇流条构成为覆盖引出电极的部分在填充树脂的内部不弯曲而笔直地延伸突出到填充树脂之外的情况下,难以产生覆盖引出电极的部分的伸展的填充树脂所导致的限制。但是,通过外部连接部与外部装置中具备的外部端子连接,与汇流条的连接部相反的一侧处的伸展被外部连接部限制。因此,即使在这样的汇流条的结构中,汇流条在与引出电极的表面平行的方向,向连接部侧伸展而产生的应力也会作用于连接部。
同样地,在寒冷地区中薄膜电容器被搭载于车辆等情况下,也可能薄膜电容器被暴露于低温。在这样的情况下,汇流条与引出电极的表面平行地从连接部侧收缩而产生的应力进行作用,担心由于该应力而在引出电极与连接部之间产生龟裂,连接部从引出电极脱离。
另外,专利文献2的结构并不是使由于汇流条向与引出电极的表面平行的方向的伸缩而在与引出电极的表面平行的方向产生的应力缓和。
鉴于该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难以由于汇流条向与电极的表面平行的方向的伸缩而产生的应力从而汇流条与电极之间产生连接不良的电容器。
-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01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