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对无线设备进行分类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90268.5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1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M·契尔基奇;乔尔·贝里隆德;普拉迪帕·拉玛钱德拉;沙基布·宾·雷德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G06F16/28;H04W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宋颖娉;宋志强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线 设备 进行 分类 方法 装置 | ||
本文的实施例涉及用于确定多个无线设备中的每个无线设备是无人机还是非无人机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第一信息的二元分类确定无线设备中的哪些满足至少一个主标准中的所有主标准;向满足至少一个主标准中的所有主标准的无线设备传输对第二信息的请求;从满足至少一个主标准中的所有主标准的无线设备中的每个无线设备接收第二信息;基于第二信息的二元分类确定满足至少一个主标准中的所有主标准的无线设备中的哪些还满足至少一个辅标准中的所有辅标准;以及将既满足至少一个主标准中的所有主标准又满足至少一个辅标准中的所有辅标准的无线设备分类为第一类别。
技术领域
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涉及用于确定多个无线设备中的每个无线设备落入与第一无线设备行为相关联的第一类别和与第二无线设备行为相关联的第二类别中的哪一类别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本文所用的所有术语根据其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通常含义来解释,除非在使用其的上下文中明确给出和/或暗示了不同的含义。对一/该/所述元素、装置、部件、手段、步骤等的所有参考被宽泛地解释为指的是元素、装置、部件、手段、步骤等的至少一个实例,除非另有明确表述。本文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不必严格按照公开的顺序执行,除非步骤被明确描述为在另一步骤之后或之前,和/或除非隐含了步骤必须在另一步骤之后或之前。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的任何特征只要适合就可被应用于任何其他实施例。同样地,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的任何优点可应用于任何其他实施例,反之亦然。从下文的描述,所附的实施例的其他目标、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涉及对空中无线设备(例如,飞行器或无人机)的增强支持的研究正在进行中。这种研究的目的在于,调查使用长期演进(LTE)网络部署(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技术)使用对准地面覆盖的基站天线为空中无线设备提供服务的能力,例如支持Release 14功能。
一些目的可以首先是识别对LTE的潜在增强,以使LTE更适于在所识别的部署场景中向空中无线设备提供连接服务和定位服务。
例如,用于改进系统级性能的干扰减轻方案,用于检测来自飞行中的无线设备的上行链路信号是否增大了多个相邻小区中的干扰的方案,以及用于识别小区选择和切换效率以及切换信令中的鲁棒性方面的增强是否能够实现的方案。
其次,目的可以是更高效地服务于空中无线设备和限制空中无线设备对地面无线设备的影响。
飞行中的无线设备可经历可能与地上的无线设备所经历的无线电传播特性不同的无线电传播特性。只要空中无线设备相对于基站天线高度以低海拔飞行,其行为就可被认为与地上的传统无线设备一样。然而,一旦空中无线设备以远高于基站天线的高度飞行,则来自空中无线设备的上行链路信号可能由于视距传播条件而变得对多个小区更加可见。来自空中无线设备的上行链路信号可能增大相邻小区中的干扰,并且增大的干扰可能导致对诸如智能电话、物联网(IoT)设备等地上的无线设备产生不利的影响。类似地,对多个小区的这些视距条件可能招致对空中无线设备的更高的下行链路干扰。
进一步,如图1中所示,由于基站天线101通常向下倾斜以使波束成形信号的主波瓣102指向地面,所以地上的或基站高度以下的无线设备103可能由波束成形信号的主波瓣102服务。然而,当空中无线设备104在视轴以上飞行时,其可能由波束成形信号的侧波瓣和后波瓣105中之一服务。这些侧波瓣和后波瓣105相较于主波瓣的天线增益具有降低的天线增益。
图2a、图2b和图2c示出基站在空中的覆盖区域可被片段化为几个不连续的区域,而基站在地上的覆盖区域通常可以是近似闭集。此外,相较于针对地面无线设备的最优小区,针对空中无线设备表现为最优小区的小区可能距空中无线设备较远,如图1中所示。在图2a、图2b和图2c中,假定无线设备连接到最强或最优的小区,由同一基站服务的位置以相同的灰色调阴影示出。图2a图示了地平面上的场景。图2b图示了地平面上方50m处的场景。图2c图示了地平面上方300m处的场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02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集成发电机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 下一篇:扭转减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