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流旋转电机的控制装置和电动助力转向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90583.8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1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古川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P21/00 | 分类号: | H02P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秋瑾;宋俊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旋转 电机 控制 装置 电动 助力 转向 | ||
1.一种交流旋转电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压施加部,该电压施加部基于静止坐标上的电压指令值向交流旋转电机施加电压;
电流检测部,该电流检测部检测在所述交流旋转电机中流过的多个相的电流;
第1坐标转换部,该第1坐标转换部将所述电流检测部在所述多个相中检测到的所述电流作为静止坐标上的检测电流,并基于所述交流旋转电机中的旋转位置对该静止坐标上的检测电流进行坐标转换,从而输出旋转坐标上的检测电流;
电流控制部,该电流控制部基于指示要供电给所述交流旋转电机的电流的旋转坐标上的电流指令值和所述旋转坐标上的检测电流来输出旋转坐标上的电压指令值;
第2坐标转换部,该第2坐标转换部基于所述旋转位置对所述旋转坐标上的电压指令值进行坐标转换,并输出静止坐标上的第1电压指令值;
电压指令生成部,该电压指令生成部将所述静止坐标上的第1电压指令值和之前刚刚生成的静止坐标上的第2电压指令值中的任一个设为对象指令值,并基于所述旋转位置的变化率来校正该对象指令值的相位,从而生成该静止坐标上的第2电压指令值;以及
电压指令输出部,该电压指令输出部选择由所述电压指令生成部生成的所述静止坐标上的第2电压指令值和由所述第2坐标转换部生成的所述静止坐标上的第1电压指令值中的任一个,并作为所述静止坐标上的电压指令值来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旋转电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坐标转换部和所述第2坐标转换部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坐标转换的运算周期比更新由所述电压指令输出部输出的所述静止坐标上的电压指令值的更新周期要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旋转电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所述多个相的电流的检测周期比更新由所述电压指令输出部输出的所述静止坐标上的电压指令值的更新周期要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旋转电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所述多个相的电流的检测周期比更新由所述电压指令输出部输出的所述静止坐标上的电压指令值的更新周期要长。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交流旋转电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压指令生成部包括:
存储部,该存储部存储由所述电压指令输出部选择为所述静止坐标上的电压指令值的所述静止坐标上的第1电压指令值,以作为所述对象指令值;以及
电压指令运算部,该电压指令运算部基于所述变化率校正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对象指令值的相位,并生成所述静止坐标上的第2电压指令值。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交流旋转电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压指令生成部包括:
存储部,该存储部存储由所述电压指令输出部选择为所述静止坐标上的电压指令值的所述静止坐标上的第1电压指令值,以作为所述对象指令值;
多个电压指令运算部,该多个电压指令运算部基于所述变化率校正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对象指令值的相位,并生成假设了彼此不同的时刻的所述静止坐标上的第3电压指令值;以及
电压指令选择部,该电压指令选择部选择由所述多个电压指令运算部分别生成的所述静止坐标上的第3电压指令值中的任一个,并作为所述静止坐标上的第2电压指令值来输出。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交流旋转电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压指令生成部包括:
存储部,该存储部存储由所述电压指令输出部输出的所述静止坐标上的电压指令值,以作为所述对象指令值;以及
电压指令运算部,该电压指令运算部基于所述变化率校正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对象指令值的相位,并生成所述静止坐标上的第2电压指令值。
8.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用交流旋转电机作为动力源,以产生辅助车辆的转向转矩的辅助转矩,该电动助力转向的控制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交流旋转电机的控制装置;
转矩检测部,该转矩检测部检测所述转向转矩,并作为检测转矩来输出;以及
电流指令运算部,该电流指令运算部基于所述检测转矩生成要输出到所述交流旋转电机的控制装置的旋转坐标上的电流指令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05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