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91797.7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1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横山卓史;佐野幸一;冈本力;川田裕之;樱田荣作;山口裕司;盐川一生;中平优一;植田浩平;中田匡浩;内田智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1D9/46;C22C38/6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方案所涉及的钢板具有规定的化学组成,钢板内部中的钢组织以体积分率计含有软质铁素体:0%~30%、残留奥氏体:3%~40%、新生马氏体:0%~30%、珠光体和渗碳体的合计:0%~10%,剩余部分包含硬质铁素体,在钢板内部中,长宽比为2.0以上的残留奥氏体在全部的残留奥氏体中所占的个数比例为50%以上,距离表面在板厚方向上存在厚度为1~100μm的软质层,软质层中包含的铁素体中长宽比低于3.0的晶粒的体积分率为50%以上,软质层中的残留奥氏体的体积分率为钢板内部中的残留奥氏体的体积分率的50%以上,在距离表面超过0.2μm并且距离表面为5μm以下的范围内出现表示Si的波长的发光强度的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伴随地球变暖对策的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限制的观点出发,要求汽车的燃料效率进一步提高。而且,为了将车体轻量化并且确保碰撞安全性,汽车用部件中的高强度钢板的适用正在逐渐扩大。
当然,在被供于汽车用部件的钢板中,不仅要求强度,而且要求压制加工性、焊接性等在部件成形时所要求的各种施工性。具体而言,从压制加工性的观点出发,大多对钢板要求优异的伸长率(拉伸试验中的总伸长率:El)、拉伸凸缘性(扩孔率:λ)。
作为提高高强度钢板中的压制加工性的方法,已知有具有铁素体相和马氏体相的DP钢(Dual Phase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DP钢具有优异的延展性。但是,DP钢由于硬质相成为空隙形成的起点,因此扩孔性差。
另外,作为提高高强度钢板的延展性的技术,有使钢组织中残存奥氏体相而利用TRIP(相变诱导塑性)效应的TRIP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TRIP钢与DP钢相比具有较高的延展性。但是,TRIP钢的扩孔性低劣。此外,在TRIP钢中,为了使奥氏体残存,需要大量地添加Si等的合金。因此,TRIP钢的化学转化处理性及镀覆密合性也变得低劣。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抗拉强度为800MPa以上的扩孔性优异的高强度钢板,其中,显微组织以面积率计含有70%以上的贝氏体或贝氏体铁素体。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抗拉强度为800MPa以上的扩孔性及延展性优异的高强度钢板,其中,显微组织将主相设定为贝氏体或贝氏体铁素体,将第2相设定为奥氏体,将剩余部分设定为铁素体或马氏体。
作为改善高强度钢板的弯曲加工性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5中记载了一种高强度冷轧钢板,其是对钢板进行脱碳处理而制造的,表层部分包含铁素体主体。另外,在专利文献6中记载了一种超高强度冷轧钢板,其是将钢板进行脱碳退火而制造的,在表层部具有软质层。然而,就专利文献5及专利文献6中记载的技术而言,耐疲劳特性不充分。
另外,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使用将钢板进行两次退火的两次退火法而钢板的伸长率及扩孔性提高。然而,就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而言,弯曲性不充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2868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7441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19319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19319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0-130782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5-195149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K.Sugimoto et al.:ISIJ int.,(1993),775.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17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模块
- 下一篇: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的制造方法和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