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91844.8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1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上野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G3/3233 | 分类号: | G09G3/3233;G09G3/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叶乙梅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及其 驱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流驱动型的显示装置,能够采用内部补偿方式,且能够显示不会产生原本的显示内容不包含的亮点的良好的图像。在有机EL显示装置的像素电路(15)中,在数据信号线Dj的电压经由二极管连接状态的驱动晶体管(M1)写入保持电容器(C1)之前,驱动晶体管(M1)的栅极电压Vg被初始化。像素电路(15)连接有用于初始化该栅极电压Vg的第一初始化电压线Vini1和用于初始化有机EL元件OLED的阳极电压Va的第二初始化电压线Vini2。在该栅极电压Vg的初始化中,比第二初始化电压线Vini2的电压高的第一初始化电压线Vini1的电压经由第一初始化晶体管(M4)施加到驱动晶体管(M1)的栅极端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具备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的由电流驱动的显示元件的电流驱动型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备包含有机EL元件(也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OLED))的像素电路的有机EL显示装置实用化。有机EL显示装置的像素电路在包括有机EL元件的基础上,还包括驱动晶体管、写入控制晶体管、保持电容器等。在驱动晶体管或写入控制晶体管中,使用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驱动晶体管的作为控制端子的栅极端子连接有保持电容器,从驱动电路经由数据信号线,对该保持电容器施加与表示应该显示的图像的影像信号对应的电压(更详细地,是表示应该由该像素电路形成的像素的灰度值的电压,以下称为“数据电压”)。有机EL元件是以与流过其的电流对应的亮度发光的自发光型显示元件。驱动晶体管与有机EL元件串联地设置,根据保持电容器所保持的电压来控制流入有机EL元件的电流。
有机EL元件和驱动晶体管的特性会发生偏差、变动。因此,为了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中进行高画质显示,需要补偿这些元件的特性的偏差、变动。关于有机EL显示装置,已知元件的特性的补偿在像素电路的内部进行的方法和在像素电路的外部进行的方法。作为与前者的方法对应的像素电路,已知构成为在进行了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端子的电压即保持在保持电容器中的电压的初始化之后,经由二极管连接状态的驱动晶体管以数据电压对保持电容器进行充电的像素电路。在这样的像素电路中,在其内部补偿驱动晶体管中的阈值电压的偏差、变动(以下,将该阈值电压的偏差、变动的补偿称为“阈值补偿”)。
如上所述,专利文献1、2中记载了与在像素电路内进行阈值补偿的方式(以下称为“内部补偿方式”)的有机EL显示装置相关的事项。即,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光装置的像素电路中,在N沟道型的驱动晶体管的源极连接发光元件(有机EL元件)的阳极,其阴极连接到低电位侧电位VCT的电位线,保持电容介于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源极之间(图4)。在该像素电路中,在补偿动作前的初始化期间,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源极之间的电压VGS大于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VTH且小于发光元件的阈值电压VTH_E(驱动晶体管被控制为导通状态,且发光元件被控制为非发光状态),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的电位分别设定初始化电位VINI1和VINI2(参照段落[0028]~[0029])。
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有机EL装置中,P沟道型的驱动晶体管的漏极经由发光控制晶体管连接到有机EL元件的像素电极(阳极),其相对电极(阴极)与低电源电位VCT的电位线连接,在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源极间等存在电容。此外,在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漏极间设置有作为开关元件的晶体管,在其漏极与供给线115之间设置有放电控制晶体管(图10)。该像素电路构成为,在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位Vg的初始化时,对其栅极赋予比提供给其漏极的电位(GND)高的电位VX[i]=VH(图11),以对其漏极的蓄积电荷或有机EL像素的寄生电容的蓄积电荷进行放电。这是为了在进行有效的放电的同时,减少在初始化时经由驱动晶体管和放电晶体管流到供给线115的电流(参照段落[006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33678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18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增强的抗肿瘤作用的新型化合物
- 下一篇:编码器、电动机及编码器的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