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电加热装置以及介电加热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93312.8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6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平井晓人;桑田英悟;和田平;弥政和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6/48 | 分类号: | H05B6/4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于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装置 以及 电极 | ||
具备:两个以上的电极(10a、10b);接地面(3),连接于两个以上的电极中的一个电极(10b);信号源(2),与两个以上的电极中的另一个电极(10a)连接并输出高频信号;高频通过绝热元件(11a),被串联配置于信号源(2)和另一个电极(10a)之间,包括互不接触地电耦合从而将信号源(2)和另一个电极(10a)非接触地电连接的两个端子(i、ii),利用该两个端子(i、ii)间的电耦合使从信号源(2)输出的高频信号通过;以及高频通过绝热元件(11b),被串联配置于接地面(3)和一个电极(10b)之间,包括互不接触地电耦合从而将接地面(3)和一个电极(10b)非接触地电连接的两个端子(i、ii),利用该两个端子(i、ii)间的电耦合将从信号源(2)输出的高频信号输出至接地面(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电极夹着加热对象进行加热的介电加热装置以及介电加热电极。
背景技术
在介电加热装置中使用如下方式:使用两个以上的电极夹着加热对象,通过使用信号源针对电极在该电极间施加电压从而对加热对象进行加热。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高频介电加热装置:该高频介电加热装置为在对置的电极间配置加热对象进行加热的装置,其中至少一个电极具备可变形电极,该可变形电极具有绝热构件和在该绝热构件的外表面形成的导电膜,并且与加热对象抵接。该高频介电加热装置能够均匀地且在短时间内将加热对象加热,并且能够抑制加热对象物的内部和表面的局部温度上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774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近年来,如香料、电子烟、加热香烟的气溶胶产生等,通过对加热对象进行加热来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已经普及。由于该设备的加热对象小,因此装置也是小型的,而且为使用电池的结构。因此产生在以往加热对象大的情况下不成为问题的如下技术课题:由于热量从加热对象通过电极和布线向产生电压的电路及接地面传递,导致加热效率降低。
即使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高频介电加热装置中,在加热对象小的情况下,也产生上述的加热效率降低以及构成电路及电池变为高温状态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技术课题而做出的,目的在于在小型的介电加热装置中,抑制对加热对象的加热效率的降低,避免介电加热装置的结构变为高温状态。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的发明的介电加热装置具备:两个以上的电极;接地面,连接于两个以上的电极中的一个电极;信号源,与两个以上的电极中的另一个电极连接并输出高频信号;第1元件,被串联配置于信号源和另一个电极之间,包括互不接触地电耦合从而将信号源和另一个电极非接触地电连接的两个端子,利用该两个端子间的电耦合使从信号源输出的高频信号通过;以及第2元件,被串联配置于接地面和一个电极之间,包括互不接触地电耦合从而将接地面和一个电极非接触地电连接的两个端子,利用该两个端子间的电耦合将从信号源输出的高频信号输出至接地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小型的介电加热装置中,能够抑制热量从加热对象通过电极等传递至构成电路及接地面从而抑制加热效率的降低。另外,由于抑制了热量传递至构成电路及接地面,因此能够避免构成电路及信号源变为高温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1的发明的介电加热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示出实施方式1的发明的介电加热装置的其它结构例的图。
图3为示出实施方式1的发明的介电加热装置的其它结构例的图。
图4为实施方式2的发明的介电加热装置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33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壳体组件及终端
- 下一篇:移动电子装置和对其能力进行报告的方法与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