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器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93486.4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4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C.阿姆沙特;S.山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能源全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26 | 分类号: | H01G9/26;H01G11/16;H01G11/10;H01G9/00;H01G2/16;H01G4/38;H01G4/40;H02H7/16;H01G9/28;G01R31/52;G01R31/64;G01R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畅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带有多个电容器单元(C1…C12)的电容器组(1)的装置,其中每个电容器单元具有多个电容器元件(CE1…CEm),并且其中,电容器单元(C1…C12)被划分为多组电容器单元(C1…C4,C5…C8,C9…C12)。装置具有多个组监视单元(52,64,68),其中每组电容器单元(C1…C4,C5…C8,C9…C12)与组监视单元(52,64,68)中的一个相关联。至少一个组监视单元(52)被设计为,其监视相应组的电容器单元(C1…C4)中该组的电容器单元(C1…C4)中的一个中的电容器元件(CE1…CEm)的故障,并且当识别出这种电容器元件(CE3)的故障时,将描述这种电容器元件(CE3)的故障的数据传输到监视接收器(7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个电容器单元的电容器组以及一种用于监视这种电容器组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容器组、特别是高压电容器组通常具有多个电容器单元。在此,电容器单元分别具有多个电容器元件,其例如被设计为所谓的电容器卷包(Kondensatorwickel)。例如,电容器组可以具有300个电容器单元,其中每个电容器单元具有例如70个电容器元件。
当单个电容器元件发生故障时(例如由于电容器元件的击穿或电容器元件中的短路),于是由于这种单个电容器元件的故障,电容器单元的电容仅微小地变化。由于电容器元件的故障而产生的、在流过电容器单元的电流中和/或在电容器单元上出现的电压(电容器单元电压)中的变化同样非常小。
特别地,当将电容器元件分别与自身的保险丝相关联时,会出现这种单个电容器元件的故障。在这种电容器元件故障并且相关的保险丝熔断的情况下,电容器单元的电容仅发生非常微小的变化,并且因此所涉及的电容器单元的电流或电压仅发生非常微小的变化。
为了直接测量这种微小的变化,必须使用非常精确并且因此昂贵的测量设备。尽管如此,特别是在工业环境中,为了将这种小的电压或电流强度变化与干扰和电噪声进行区分仍会出现问题。然而,识别出发生故障的电容器元件仍然是重要的:因为在电容器单元中通常布置有并联连接的电容器元件,因此并联连接的电容器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故障例如会导致并联电路的其他电容器元件的危险的过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方法和一种装置,利用该方法和装置已经可以安全且可靠地识别出单个电容器元件的故障。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问题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方法和装置来解决。该方法和装置的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监视电容器组(特别是高压电容器组)的方法,电容器组具有多个电容器单元,其中每个电容器单元具有多个电容器元件,并且其中,电容器单元被划分为多组电容器单元,并且每组电容器单元与(自身的)组监视单元相关联,
其中在该方法中
-借助相关联的组监视单元,监视每组电容器单元中该组的电容器单元中的一个中的电容器元件的故障,并且
-当识别出这种电容器元件的故障时,将描述这种电容器元件的故障的数据从组监视单元传输到(中央)监视接收器。
在此,监视接收器与多组电容器单元相关联。例如,监视接收器将数据转发到电容器组的监视中心。
在此,有利的是,每组电容器单元与自身的组监视单元相关联,组监视单元仅监视该组的电容器单元中电容器元件的故障。由此,将对电容器组的监视分散到各个组的组监视单元,从而独立于其他组地监视每组电容器单元。由此,一方面产生对各个组的可靠的监视。另一方面,每个组监视单元负责监视较少数量的电容器单元(相对于电容器组的电容器单元的总数量),从而该组监视单元可以更可靠地识别单个电容器元件的故障。优选地,每个组具有2至8个电容器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能源全球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能源全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34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