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及利用其的蒸发气体再液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94053.0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9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仁;李在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凯;徐美瑛 |
主分类号: | F25J1/00 | 分类号: | F25J1/00;F25J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 气体 液化 系统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包括:冷却单元,用于冷却从液化气体储存罐排出的液化气体;以及再液化滚筒,通过混合流经上述冷却单元冷却的液化气体及蒸发气体来使得上述蒸发气体再液化。上述系统为适用于小型化及模块化环境的系统,可通过将液化气体本身用作用于使得蒸发气体再液化的冷热源来提高效率并进而简化再液化系统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与船舶领域高度相关的液化气体储存及运输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使得在液化天然气(LNG)等液化气体储存罐生成的蒸发气体(BOG,Boil Off Gs)再液化的技术。
背景技术
通常,蒸发气体(Boil Off Gas)以约0.5vol%/day的量在液化天然气(LNG,Liquefied Natural Gas)基站的液化天然气储存罐中自然生成。从有效利用资源的层面出发,一直坚持使得蒸发气体再液化并进行回收,因此多种再液化系统也被广为人知。
上述再液化系统可以为C3MR系统、SMR系统、N2系统等。虽然相比于SMR系统,C3MR系统的效率更为优秀,但具有需要预先准备制冷剂的缺点。虽然SMR系统相对容易准备制冷剂,但具有效率低下的缺点。并且,虽然N2系统具有相对安全的工序,但具有效率低下、重量重、制造成本高的缺点。
最近,随着液化天然气的使用逐渐增加,对小型液化天然气卫星基地的需求也在增加。相比于传统液化天然气的开发,小规模地域性开发正逐渐成为趋势。因船舶排出气体环境管制的强化,船舶的液化天然气使用量正在增加,而对于远洋船舶而言,处理在液化天然气燃料罐中产生的蒸发气体尤为重要。因此,为了液化天然气的加气,在陆地建立小型液化天然气加气基地。
在这种状况下,虽然需要50kg/h~200kg/h级以内的最小规模液化设备,但是,在韩国没有蒸发气体回收设备,技术被欧洲等国家所垄断。为了代替由以往先导企业所垄断的传统再液化系统并应对小型化和模块化的趋势,需要高效的新型再液化系统。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即,可代替现有的传统再液化系统,便于实现小型化及模块化,从而可有效运行。
并且,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可通过利用上述再液化系统有效地使得蒸发气体再液化的方法。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设置有上述再液化系统或采用上述再液化方法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装置或储存装置。
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包括:冷却单元,用于冷却从液化气体储存罐排出的液化气体;以及再液化滚筒,通过混合流经上述冷却单元冷却的液化气体及蒸发气体来使得上述蒸发气体再液化。
上述再液化系统可包括回收管线,用于向上述液化气体储存罐回收再液化的蒸发气体,为了将所回收的再液化气体用作引擎燃料等其他目的,还可设置单独的移送管线。
上述冷却单元为将氮气体作为制冷剂使用的冷却装置,并通过包括压缩及膨胀的冷却循环进行工作。
上述再液化滚筒可包括喷雾装置,用于向上述再液化滚筒内喷雾冷却的液化气体,可对喷雾装置的配置、运行方式进行多种变形设计。
另一方面,上述再液化滚筒内部的压力可被控制成低于上述液化气体储存罐内部的压力,由此可顺利进行蒸发气体的自然移送。
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包括:液化气体储存罐;再液化滚筒;蒸发气体管线,用于向上述再液化滚筒移送从上述液化气体储存罐排出的蒸发气体;以及液化气体管线,用于冷却从上述液化气体储存罐排出的液化气体并向再液化滚筒移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凯;徐美瑛,未经恩凯;徐美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40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局部施用的两相组合物
- 下一篇:调整功率的方法、终端设备、芯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