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通输出电路、电视调谐器和射频接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94527.1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2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莫秉轩;侯斌;金香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12 | 分类号: | H04B1/12;H04B1/18;H04N5/14;H04N5/45;H04N7/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稷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 电路 电视 调谐器 射频 接收 系统 | ||
一种环通输出电路、电视调谐器和射频接收系统,该电视调谐器包括射频接收电路和环通输出电路;其中:射频接收电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第一滤波器和第一模数转换器,用于依次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滤波和模数转换;环通输出电路包括第一环通缓冲器,第一环通缓冲器包括电压缓冲电路和反馈电路,电压缓冲电路用于对第一滤波器的输入端处输出的信号或者第一滤波器的输出端处输出的信号进行电压缓冲,电压缓冲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的信号用于进行环通输出,反馈电路用于将电压缓冲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的信号反馈到电压缓冲电路的输入端,以提高电压缓冲电路的环路增益。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降低环通输出电路结构的复杂度和环通输出电路的功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通输出电路、电视调谐器和射频接收系统。
背景技术
环通输出(loop though,LT)是指在视频信号进行输出时,把一路视频信号输送给多个设备使用。视频的环通输出可以应用在多种场景下,例如监控视频的环通输出、卫星电视视频信号的环通输出。
目前,在电视接收系统中,视频信号在以射频(radio frequency,RF)信号的形式接收之后,电视调谐器(TV tuner)可以对射频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模数转换等处理过程。之后电视设备可以根据上述处理后输出的信号进行视频播放。在电视接收系统中,往往是在射频信号进行放大之前或者在射频信号进行放大之后引出环通输出电路。环通输出电路可以包含多条通路,多条通路中每条通路输出的信号均可以通过电视设备进行视频播放。
然而,从视频信号进行放大前后引出的多条通路中,针对每条通路来说,传输的视频信号仍然需要经过放大、滤波、模数转换处理。另外,在信号经过环通输出后,一般仍然需要一定程度放大,并且要求放大增益可调。因此环通输出后的每条通路均需要实现信号放大的增益范围和增益档位,从而使环通输出电路的硬件实现方案更加复杂,且增加了环通输出电路的功耗。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环通输出电路、电视调谐器和机顶盒,可以降低环通输出电路实现方案的复杂度,并减少功耗。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视调谐器,所述电视调谐器包括射频接收电路和环通输出电路;其中:所述射频接收电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第一滤波器和第一模数转换器,用于依次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滤波和模数转换;所述环通输出电路包括第一环通缓冲器,所述第一环通缓冲器包括电压缓冲电路和反馈电路,所述电压缓冲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一滤波器的输入端处输出的信号或者所述第一滤波器的输出端处输出的信号进行电压缓冲,所述电压缓冲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的信号用于进行环通输出,所述反馈电路用于将所述电压缓冲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的信号反馈到所述电压缓冲电路的输入端,以提高所述电压缓冲电路的环路增益。
上述的电视调谐器中,在第一环通缓冲器中,可以设计电压缓冲电路和反馈电路依次对第一滤波器的输入端处输出的信号或者第一滤波器的输出端处输出的信号进行电压缓冲和信号反馈。环通缓冲器中的反馈电路可以提高电压缓冲电路的环路增益,降低环通输出电路的输出阻抗,从而可以为环通输出电路提供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可以提高对环通输出电路的驱动能力,环通输出电路具有更好的线性度性能。可以满足对第一滤波器的输入端处输出的信号或者第一滤波器的输出端处输出的信号进行环通输出的条件。则可以无需在环通电路中设置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滤波器和可变增益放大器等器件,降低了环通输出电路结构的复杂度。另外,由于输入环通输出电路的信号是经过射频接收电路中可变增益放大器根据模数转换器的输入功率为恒定功率值的原则对信号进行放大得到的,因此,输入环通输出电路的信号可以保证在环通输出电路中模数转换器的输入功率为恒定功率值,无需在环通输出电路中针对低噪声放大器以及可变增益放大器设置不同的增益范围和增益档位。从而降低了环通输出电路结构的复杂度,并降低环通输出电路的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45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