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化编码系统的增量冗余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97043.2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0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凯;陈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诺基亚通信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马明月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化 编码 系统 增量 冗余 混合 自动 请求 传输 | ||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用于极化编码系统的增量冗余混合自动重传请求(IR‑HARQ)传输的设备、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示例实施例中,基于参考编码率对信息比特序列执行极化编码以生成第一参考奇偶校验比特序列。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参考奇偶校验比特序列针对多个传输生成多个奇偶校验比特序列,其中用于多个传输中的传输的奇偶校验比特序列被包含在用于多个传输中的稍后传输的奇偶校验比特序列中。通过级联信息比特序列和相应奇偶校验比特序列来针对多个传输生成多个编码比特序列。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通信领域,并且具体地涉及用于增量冗余混合自动重传请求(IR-HARQ)传输的设备、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新无线电(NR)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当前正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中研发。NR URLLC要求低至1E-6的误块率(BLER)的较高可靠性和大约0.5至1ms的较短延迟。与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相比,这样的要求更具挑战性。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就物理层增强而言,需要改进为eMBB而设计的信道码。
数据信道的编码方案的选择是URLLC的关键方面。对于eMBB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基图2(BG2),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下,在利用短块大小(例如,典型的200、400、600或1000比特的URLLC有效载荷大小)的仿真中观察到1E-4至1E-5的BLER附近的错误底限。因此,eMBB LDPC似乎无法满足URLLC提出的高可靠性要求。另一方面,极化码似乎是URLLC数据信道的有利候选,因为循环冗余校验(CRC)辅助列表解码可以提供优于LDPC和很多其他码的卓越的错误性能。
另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是前向纠错(FEC)和自动重传请求(ARQ)的合并。使用HARQ技术,如果由发送方发送的数据丢失或无法在接收方处解码,则发送器可以重传数据。跟踪合并HARQ和增量冗余HARQ(IR-HARQ)是两种典型的HARQ技术。跟踪合并HARQ允许在接收方处合并初始传输的数据和重传的数据以进行联合解码。通常,在每次重传中都传输与原始传输中相同的一组编码比特。
相反,IR-HARQ允许附加奇偶校验比特用于稍后传输,以便在重传的每个步骤期间递增地提供额外的冗余。与跟踪合并HARQ相比,所引入的额外冗余使得多个冗余版本(RV)中的合并信号能够提供改进的纠错能力。因此,对于超高可靠性场景(例如,URLLC),IR-HARQ比跟踪合并HARQ优选。为了适格URLLC数据信道,已经讨论了用于极化码的HARQ方案。用于URLLC的极化IR-HARQ方案的一些传统设计通常基于非系统性极化码,其导致计算复杂性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总体上,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IR-HARQ传输的设备、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引起该设备基于参考编码率对信息比特序列执行极化编码以生成第一参考奇偶校验比特序列。该设备还被引起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参考奇偶校验比特序列来针对多个传输生成多个奇偶校验比特序列。用于多个传输中的传输的奇偶校验比特序列被包含在用于多个传输中的稍后传输的奇偶校验比特序列中。该设备还被引起通过级联信息比特序列和相应奇偶校验比特序列来针对多个传输生成多个编码比特序列。
在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基于参考编码率对信息比特序列执行极化编码以生成第一参考奇偶校验比特序列。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参考奇偶校验比特序列来针对多个传输生成多个奇偶校验比特序列,其中用于多个传输中的传输的奇偶校验比特序列被包含用于多个传输中的稍后传输的奇偶校验比特序列中。通过级联信息比特序列和相应奇偶校验比特序列来针对多个传输生成多个编码比特序列。
在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根据第二方面的方法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诺基亚通信公司,未经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诺基亚通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70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