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知存在报告区域中的用户设备事件的离线计费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97088.X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0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M·加尔代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4 | 分类号: | H04L12/14;H04M15/00;H04W4/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酆迅;林程程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知 存在 报告 区域 中的 用户 设备 事件 离线 计费 系统 | ||
策略控制和资源功能(PCRF)(在网络实体处)被订阅以接收针对第一集合的存在报告区域(PRA)的事件的通知,第一集合的存在报告区域(PRA)的事件与涉及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相关联。在线收费系统(OCS)(在网络实体处)被订阅以接收针对第二集合的PRA的事件的通知,第二集合的PRA的事件与涉及用户设备的PDN连接相关联。响应于在第一集合的PRA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PRA处发生的第一事件,网络实体通知离线计费系统(OFCS)。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站(也被称为eNodeB、gNB、接入点等)的网络,其向对应地理区域或小区内的用户设备提供无线连接性。活动的用户设备的物理位置以小区级别的粒度被知晓。小区被分组为跟踪区域(或位置区域或路由区域),并且空闲用户设备的物理位置以跟踪区域粒度被知晓,从而空闲用户设备可以使用服务于包括该空闲用户设备的跟踪区域内的小区的基站来被寻呼。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设置的标准定义了3GPP分组域内的存在报告区域(PRA),目的是由于策略控制或计费计费原因而报告PRA内的用户设备的存在。PRA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跟踪区域、路由区域、eNodeB或NG-RAN节点标识符。小区、跟踪区域、路由区域、eNodeB或NG-RAN节点标识符可以是相邻的、连续的、邻近的或重叠的,也可以不是这样的。与地理视角不同,PRA表示用户设备位置的逻辑视角,除了由小区、跟踪区域、路由区域、eNodeB、节点标识符等定义的物理拓扑外,该视角也被使用。例如,针对购物中心的PRA包括在该购物中心所涵盖的地理区域内提供连接性的所有基站。作为另一示例,针对零售链的PRA可以包括在该零售链的销售点所涵盖的地理区域内提供连接性的基站,即使这些销售点在地理上位于可能相距很远的不同位置。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了所公开的主题的简化概述,以便提供对所公开的主题的一些方面的基本理解。该概述不是所公开的主题的详尽概览。这并非旨在标识所公开的主题的关键或重要元素,也不旨在描绘所公开的主题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简化的形式介绍一些概念,作为稍后讨论的更详细描述的序言。
方法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在网络实体处订阅策略控制和资源功能(PCRF),以接收针对第一集合的存在报告区域(PRA)的事件的通知,针对第一集合的PRA的事件与涉及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相关联。该方法还包括在网络实体处订阅在线计费系统(OCS),以接收针对第二集合的PRA的通知,第二集合的PRA与涉及用户设备的PDN连接相关联。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在第一集合的PRA中的第一PRA处发生第一事件,从网络实体通知第一事件的离线计费系统(OFCS)。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实体包括PDN网关(PGW)和服务管理功能(SMF)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事件是用户设备进入第一PRA和用户设备离开第一PRA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事件是用户设备专用PRA和核心网络PRA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PRA不在第二集合的PRA中,并且响应于第一事件而通知OFCS包括与通知PCRF并行地通知OCS。
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在网络实体处接收指示针对第一集合中的PRA的初始状态的信息,从网络实体向PCRF通知初始状态,以及从网络实体向OFCS通知初始状态以及第一集合中的PRA与PCRF相关的指示。
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在网络实体处接收指示针对第二集合中的PRA的初始状态的信息,从网络实体向OCS通知初始状态,以及从网络实体向OFCS通知初始状态以及第二集合中的PRA与OCS相关的指示。
该方法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响应于在第一集合的PRA和第二集合的PRA中的第二PRA处发生第二事件,从网络实体通知PCRF和OCS。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知OFCS包括:与通知PCRF和OCS并行地通知OFCS。
在一些实施例中,OFCS基于第一事件的通知来生成计费数据记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70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IAB系统中的准入控制
- 下一篇:智能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