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写笔检测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97989.9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0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罗红磊;张君勇;李伟欢;徐业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稷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写 检测 方法 系统 相关 装置 | ||
提供了一种手写笔检测方法,包括:首先,终端以第一频率检测手写笔的输入信号。然后,终端通过触控屏接收手写笔的第一输入。响应于第一输入,终端以第二频率检测手写笔的输入信号。接着,若终端以第二频率检测手写笔的输入信号,且终端未检测到手写笔的输入信号的持续时长大于第一时间,则终端以第三频率检测手写笔的输入信号。其中,该第二频率大于该第三频率大于该第一频率。这样,可以在实现在快速的实现手写笔功能的同时,降低终端的功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写笔检测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和平板等移动设备应用的普及化,对设备输入方式的研究也越来越细化。手指的操作在移动设备上尤其局限性,由于手指较粗所以很难在尺寸较小的屏幕上进行精确书写和快速书写。于是,催生了各种各样应用于触摸屏的手写笔。主动电容式手写笔是现有电容式触摸屏系统的硬件基础上实现的高精度,低成本的手写笔。
相比传统的键盘和手指输入方式,手写笔的出现大大的提高了移动终端的使用效率,也丰富了人们的应用场景。但是,如何降低终端的系统功耗,提升续航能力为行业内改进的主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写笔检测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可以在实现在快速的实现手写笔功能的同时,降低终端的功耗。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写笔检测方法,包括:首先,终端以第一频率检测手写笔的输入信号。然后,终端通过触控屏接收手写笔的第一输入。响应于第一输入,终端以第二频率检测手写笔的输入信号。接着,若终端以第二频率检测手写笔的输入信号,且终端未检测到手写笔的输入信号的持续时长大于第一时间,则终端以第三频率检测手写笔的输入信号。其中,该第二频率大于该第三频率大于该第一频率。
通过该方案,终端可以以低频(第一频率)检测手写笔的输入信号,当检测到手写笔的输入信号时,可以快速的切换至高频(第二频率)检测手写笔的输入信号,以达到快速使用手写笔的用户体验。当终端处于高频(第二频率)检测手写笔的输入信号时,若在终端一段时间(例如30s~60s)未检测到手写笔的输入信号,终端可以将检测频率降低中频(第三频率),省功耗的等待手写笔的输入信号的再次到来,以便在手写笔的输入信号再次到来时,终端可以快速的回到高频(第二频率)状态作出响应,快速执行再次到来的手写笔的输入信号对应的动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在终端以第三频率检测所述手写笔的输入信号情况下,若终端未检测到手写笔的输入信号的持续时长大于第二时间,则终端以第一频率检测手写笔的输入信号。也即是说,在长时间没有手写笔的输入信号到来时,终端可以降低对手写笔的输入信号的检测频率,以节省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在终端以第三频率检测所述手写笔的输入信号的情况下,若终端接收到了手写笔的第二输入,响应于手写笔的第二输入,终端以第二频率检测手写笔的输入信号。也即是说,在当手写笔的输入信号再次到来时,终端可以提高对手写笔的输入信号的检测频率,以便终端可以快速的对手写笔的输入信号作出相应的响应动作。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在终端以第二频率检测手写笔的输入信号的情况下,终端接收用户的第三输入。响应于第三输入,终端熄灭触控屏,并以第一频率检测所述手写笔的输入信号。也即是说,在终端处于高频(第二频率)检测手写笔的输入信号时,若终端灭屏,终端可以以低频检测手写笔的输入信号,节省了功耗,还能够在用户能够在灭屏时,响应手写笔的输入信号,执行响应的动作,提高了用户的手写笔使用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在终端以第三频率检测手写笔的输入信号的情况下,终端接收用户的第四输入。响应于第四输入,终端熄灭触控屏,并以第一频率检测手写笔的输入信号。也即是说,在终端处于中频(第二频率)检测手写笔的输入信号时,若终端灭屏,终端可以以低频检测手写笔的输入信号,节省了功耗,还能够在用户能够在灭屏时,响应手写笔的输入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提高了用户的手写笔使用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79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