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绝缘开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99206.0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6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松永敏宏;森隆広;江波户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韩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绝缘 开关 装置 | ||
一种气体绝缘开关装置(1),在壳体(2)内以分别划分为隔室的方式配设有:主电路室(10),其收纳有主电路设备,并且封入有绝缘性气体;母线室(20),其配置在主电路室(10)的上方,并收纳有母线(21);线缆室(30),其配置在主电路室(10)的下方,并收纳有线缆(31);低电压控制室(45),其配置在母线室(20)的前方,并至少收纳有控制设备;以及释压导管(60),其释放主电路室(10)的压力和线缆室(30)的压力,其中,气体绝缘开关装置设置有通风路径,其将空气从主电路室(10)的前方下部直接或经由所述低电压控制室(45)朝主电路室(10)的方向导入,并穿过主电路室(10)的侧面部从主电路室(10)的前方上部直接或经由所述低电压控制室(45)排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在将构成主电路的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等与绝缘性气体一起收纳于密闭容器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中,特别是额定电流大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密闭容器的冷却很重要。与此相对的是,已知有一种开关机构,所述开关机构在对主电路进行收纳并封入有绝缘性气体的气密容器的背面设置散热翅片和向所述散热翅片通风的风扇,所述开关机构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基于安装于气密容器正面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使风扇工作和停止(例如,专利文献1)。在所述开关机构中,当检测温度伴随通电电流上升而超过设定温度时,控制电路使风扇工作,经由散热风扇对气密容器进行冷却,从而实现气密容器的缩小化,能实现低价的结构。
此外,已知有一种开关机构,所述开关机构在壳体内的多个密闭容器相互间设置有使作为冷却介质的空气通风的间隙,以抑制壳体内的温度上升(例如,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3253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10-941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开关机构中,从开关机构正面的换气口取入外部气体,经由线缆的连接部并通过背面的风扇向散热翅片通风。近年来,线缆连接部也可能成为短路事故点,因此在国际标准(IEC: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标准)等中规定,为了确保内部电弧事故时的安全性,线缆连接部周边也被设为闭合的区块,无法将线缆连接部所在的部位用作通风路径。
解决了该技术问题的一例是专利文献2的开关机构,其将供作为冷却介质的壳体外部的空气在密闭容器相互间流通的间隙设为空气的流路。
另一方面,期望设置释压导管,该释压导管将因气密容器室和线缆室中在事故时产生的内部电弧而上升的压力朝外部释放,对于壳体内的布局则存在限制。
本申请公开了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在通风路径不穿过线缆室的情况下,对收纳有构成主电路并将主电路断开、闭合的主电路设备的主电路室进行冷却,并且具有释压导管。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所公开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在壳体内以分别划分为隔室的方式配设有:主电路室,所述主电路室收纳有将主电路断开、闭合的主电路设备,并且封入有绝缘性气体;母线室,所述母线室配置在所述主电路室的上方,并收纳有母线;线缆室,所述线缆室配置在所述主电路室的下方,并收纳有线缆;低电压控制室,所述低电压控制室配置在所述母线室的前方,并至少收纳有对所述主电路设备进行控制的控制设备;以及释压导管,所述释压导管经由挡板释放所述主电路室的压力和所述线缆室的压力,其中,所述主电路室的宽度小于所述壳体的宽度,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装置设置有通风路径,所述通风路径在所述主电路室的前方下部包括第一开口部,在所述主电路室的前方上部包括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具有风扇,所述通风路径将空气从所述第一开口部直接或经由所述低电压控制室朝所述主电路室的方向导入,并穿过所述主电路室的侧面部从所述第二开口部直接或经由所述低电压控制室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92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