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盒、夹具系统以及卡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100085.7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4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藤本泰之;上阪健辅;赖田龙;安斋慎矢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7/128 | 分类号: | A61B17/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 系统 以及 方法 | ||
1.一种盒,其收纳包括臂构件和供所述臂构件插入的筒状的壳体的夹具单元,构成为能够将所述夹具单元安装于供给器,该供给器具有能够与所述壳体卡合的护套和能够与所述臂构件卡合的操作线,其中,
该盒包括:
主体,其具有供所述护套插入的插入孔;以及
推杆,其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进行移动,
所述推杆通过在所述护套插入到所述插入孔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主体进行移动从而能够与设于所述护套的卡合构件接触,
该推杆构成为在与所述卡合构件接触的同时相对于所述壳体推压所述卡合构件,使所述卡合构件卡合于所述壳体和所述护套这两者,从而使所述护套和所述壳体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中,
所述插入孔具有能够配置所述护套的细长形状,
所述推杆构成为能够沿着与所述插入孔的长度轴线交叉的方向进行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盒,其中,
所述推杆构成为能够向所述插入孔内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盒,其中,
所述推杆通过经由在所述护套的外周面形成的开口部向所述插入孔内突出而与收纳在所述护套内的所述卡合构件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盒,其中,
所述推杆具有相对于所述插入孔的所述长度轴线倾斜的倾斜面,
所述推杆的所述倾斜面构成为能够与所述卡合构件接触。
6.一种夹具系统,其中,
该夹具系统包括:
夹具单元,其包括臂构件和供所述臂构件插入的筒状的壳体;
供给器,其具有能够与所述壳体卡合的护套、能够与所述臂构件卡合的操作线、以及设于所述护套且通过被朝向所述壳体推压而卡合于所述护套和所述壳体这两者的卡合构件;以及
推杆,其能够相对于所述护套进行移动,通过该推杆相对于所述护套的移动而使所述卡合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移动,从而使所述卡合构件卡合于所述护套和所述壳体这两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具系统,其中,
所述推杆构成为能够通过相对于所述护套的移动而与所述卡合构件接触从而相对于所述壳体推压所述卡合构件,
所述卡合构件构成为能够在所述推杆的作用下被压入到所述壳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具系统,其中,
所述推杆构成为能够通过相对于所述护套的移动而与所述卡合构件接触从而相对于所述壳体推压所述卡合构件,
所述卡合构件能够在所述推杆的作用下自所述护套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具系统,其中,
所述护套具有在所述护套的外周面形成的开口部,
所述推杆构成为能够通过相对于所述护套的移动而与所述卡合构件接触从而相对于所述壳体推压所述卡合构件,
所述推杆通过经由所述护套的所述开口部向所述插入孔内突出而与收纳在所述护套内的所述卡合构件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具系统,其中,
该夹具系统包括具备主体的盒,该主体具有收纳所述夹具单元的收纳部和供所述护套插入的插入孔,
所述推杆构成为能够通过相对于所述护套的移动而与所述卡合构件接触从而相对于所述壳体推压所述卡合构件,
所述推杆设于所述盒,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进行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具系统,其中,
所述卡合构件收纳在所述护套内,
所述推杆构成为能够通过相对于所述护套的移动而与所述卡合构件接触从而相对于所述壳体推压所述卡合构件,
所述推杆收纳在所述护套内,
所述推杆构成为能够通过相对于所述操作线的进退而与所述卡合构件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1000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