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利用凹凸型刮刀以及弹性刮刀的微细切削屑去除及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90000927.7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24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梁在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兴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65G19/04;B65G19/20;B65G1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贺征华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凹凸 刮刀 以及 弹性 微细 切削 去除 回收 系统 | ||
1.一种利用凹凸型刮刀以及弹性刮刀的微细切削屑去除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部,包括:一对传送带链条,在切削装置的下侧部向一侧方向进行旋转;一对旋转辊,用于带动上述一对传送带链条向一侧方向进行旋转,在内侧配备有多个向心轴承,在两侧配备有用于防止切削屑流入的盖子;一对链节板,配备于上述一对传送带链条之间,对用于对从上述切削装置生成的切削屑以及切削油进行回收的弹性刮刀部以及用于对没有被上述弹性刮刀部回收的切削屑进行回收的凹凸型刮刀部进行固定,通过使边缘的中间部分向内凹陷而以花生形态形成;以及,张力维持板,通过以与上述一对传送带链条下侧部的整体长度对应的长度形成而对上述一对传送带链条的下侧部进行支撑,从而在上述一对传送带链条的长度方向维持一定的张力并借此使上述一对传送带链条的两侧末端部的张力以及中心部的张力得到平衡;
切削油回收部,包括:穿孔板,位于上述传送带部下侧面中的一部分区域,形成有大小小于上述切削屑大小的多个孔,通过一个以上的沉头螺栓以可拆装的方式螺栓结合到上述传送带部的下侧面;以及,切削油回收罐,用于对通过上述穿孔板过滤出的切削油进行回收;借此,使得通过上述弹性刮刀部移动的切削油在通过上述穿孔板的过程中被回收到上述切削油回收罐中,并使得大小大于上述穿孔板的切削屑通过上述弹性刮刀部以及上述凹凸型刮刀部继续向切削屑回收部的方向移动;
切削屑回收部,用于对移动到上述传送带部的一侧末端部的切削屑进行回收;以及,
切削油供应部,对通过上述切削油回收部回收的切削油供应到上述切削装置;
其中,上述弹性刮刀部,包括:支撑板,连接到上述一对链节板之间;以及,弹性刮刀,与上述支撑板连接,下侧部与上述传送带部的下侧面垂直接触;
上述凹凸型刮刀部,包括:上述支撑板;以及,凹凸型刮刀,与上述支撑板连接,下侧部与上述传送带部的下侧面垂直接触,在下侧以一定的间隔形成尖锐的凸起;
借此,在上述一对传送带链条旋转时,上述弹性刮刀在以下侧部与上述传送带部的下侧面接触的状态下随着上述传送带部的旋转向一侧方向进行移动并对堆积在上述传送带部下侧的切削屑以及切削油进行扒拢回收,而上述凹凸型刮刀在以下侧部与上述传送带部的下侧面接触的状态下随着上述传送带部的旋转向一侧方向进行移动并对堆积在上述传送带部下侧的切削屑进行扒拢回收,
在上述切削油回收部的左侧面或右侧面配备有用于从外部对通过上述穿孔板的穿孔排出到下侧方向的切削油的排出现状进行确认的透明亚克力材质或透明玻璃材质的排出确认窗口以及一部分区域开放的内部清洁用可拆装盖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凹凸型刮刀以及弹性刮刀的微细切削屑去除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对传送带链条,
一侧末端部在高于另一侧末端部的位置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凹凸型刮刀以及弹性刮刀的微细切削屑去除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刮刀,
通过利用一个以上的螺栓与上述支撑板进行螺栓结合而以可拆装结合或沿着垂直方向移动位置的方式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凹凸型刮刀以及弹性刮刀的微细切削屑去除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刮刀,
利用具有耐磨性的不锈钢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凹凸型刮刀以及弹性刮刀的微细切削屑去除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凸型刮刀,
以沿着长度方向曲折弯曲一定程度的形态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凹凸型刮刀以及弹性刮刀的微细切削屑去除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凸型刮刀,
通过利用一个以上的螺栓与上述支撑板进行螺栓结合而以可拆装结合或沿着垂直方向移动位置的方式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凹凸型刮刀以及弹性刮刀的微细切削屑去除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凸型刮刀,
利用具有耐磨性的不锈钢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兴精工株式会社,未经三兴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900009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品检查装置
- 下一篇:高频模块以及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