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用于增材制造的系统和对分配用于增材制造的树脂有用的分配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90000959.7 申请日: 2018-06-20
公开(公告)号: CN213006569U 公开(公告)日: 2021-04-20
发明(设计)人: J.P.罗兰;C.F.康弗斯;O.纳扎里安;M.潘策 申请(专利权)人: 卡本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9C64/124 分类号: B29C64/124;B29C64/321;B29C64/336;B33Y10/00;B33Y30/00;B33Y70/00;G03F7/00;B01F13/10;B01F15/02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曹凌;李建新
地址: 美国加利***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制造 系统 分配 树脂 有用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增材制造的系统和对分配用于增材制造的树脂有用的分配系统。具体公开了一种通过从共混树脂(例如,共混双固化树脂)进行增材制造来制造三维物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一者或多者:(a)提供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其中当全部都在相同的过程条件下生产时,这些树脂生产具有彼此不同的机械性质的三维物体;(b)将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彼此混合以生产共混树脂,当全部都在相同的过程条件下生产时,该共混树脂生产的三维物体具有介于通过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所生产的物体的机械性质之间的机械性质;以及(c)将共混树脂分配到增材制造设备的构建区域;以及然后(d)可选地但优选地,在设备中由共混树脂生产三维物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且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增材制造的树脂分配设备。

背景技术

一些增材制造技术(特别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立体光固化)通过树脂的光聚合来制造三维物体(见例如Hull的美国专利号5,236,637)。不幸的是,此类技术已一般被认为是缓慢的,并且通常限于如下树脂,其生产仅适合作为样品的脆性或易碎物体。

一种被称为连续液体界面生产(CLIP)的最新技术不仅允许通过立体光固化更快地生产物体(见例如J. Tumbleston等人的Continuous liquid interface production of3D Objects,科学347,1349-1352(2015年3月16日)和DeSimone等人的美国专利号9,205,601;9,211,678;9,216,546;9,360,757;以及9,498,920),而且允许生产具有各向同性机械性质的零件(见R. Janusziewcz等人的Layerless fabrication with continuous liquidinterface production,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113,11703-11708(2016年10月18日))。

更进一步,Rolland等人(见例如美国专利号9,676,963;9,598,606;以及9,453,142)最近对双固化增材制造树脂的引入附加地使得有可能生产出适合于现实世界使用的更多种类的功能性有用的物体。

这些发展共同造成了对如下增材制造树脂和系统的需求增加,所述增材制造树脂和系统允许生产具有多样的或经精调的机械性质的物体。

已知混合计量和分配系统以用于诸如粘合剂分配和颜色混合之类的目的(见例如Ginger Gardiner的Meter/mix/dispense machines: Doubling down on Control(复合材料世界,2014年2月3日),但尚未被开发用于增材制造。

发明内容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文中提供了一种通过从共混树脂(例如,共混双固化树脂)进行增材制造来制造三维物体的方法,该共混树脂包括(i)至少一种光可聚合的第一组分,以及(ii)可选地但优选地,与所述第一组分不同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第二可凝固组分(例如,不包含阳离子光引发剂,或进一步通过不同的物理机制凝固,或进一步反应、聚合或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扩链),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一者或多者:(a)提供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其中当全部都在相同的过程条件下生产时,这些树脂生产具有彼此不同的机械性质的三维物体;(b)将所述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彼此混合以生产所述共混树脂,当全部都在相同的过程条件下生产时,该共混树脂生产的三维物体具有介于通过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所生产的物体的机械性质之间的机械性质;以及(c)将所述共混树脂分配到增材制造设备(例如,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立体光固化设备,诸如连续液体界面生产设备)的构建区域;以及然后(d)可选地但优选地,在所述设备中由所述共混树脂生产三维物体(例如,通过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立体光固化,诸如通过连续液体界面生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e)可选地,洗涤三维物体;以及(f)进一步固化三维物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本有限公司,未经卡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900009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