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果树腐烂病的防治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00711.1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2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生;孙明海;张闫雄一;王正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运城汇森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5/36 | 分类号: | A01N65/36;A01N61/02;A01N43/22;A01N27/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芳 |
地址: | 0441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剂 防治 制备 果树腐烂病 苹果腐烂病 复配 果树腐烂病防治剂 果树病虫害防治 滑石粉 苦参 大田试验 领域技术 天然植物 消费观念 治疗效果 白乳胶 木焦油 提取液 油菜花 真菌 橙皮 单剂 加成 精油 增效 申请 治疗 农民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治果树腐烂病的防治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涉及果树病虫害防治领域技术领域,其中,防治剂包括木焦油、苦参和油菜花提取液、橙皮精油、白乳胶和滑石粉,同时也公开了防治剂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果树腐烂病防治剂的有效成分均为天然植物提取,产品符合目前人们的消费观念的需求。该产品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其各自对苹果腐烂病的真菌都具有治疗和抑制作用,采用了合理的复配,其综合的治疗效果高于单剂,复配的加成增效优势较为突出。该防治剂通过大田试验和试用证明,与其他常用药剂相比对苹果腐烂病防治率提高13%,防治彻底,防治成本下降20%,降低了农民防治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树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果树腐烂病的防治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果树腐烂病是由水果黑腐皮壳真菌引起的,俗称臭皮病、烂皮病。腐烂病发生初期树皮呈褐色,树皮变软,表皮有黑色小点,严重时分泌金黄色孢子角。果腐烂病经雨水冲溅、随风传播,也可随昆虫传播,腐烂病主要危害树主干、主枝和侧枝,导致树皮坏死腐烂,养分供应不足,严重时造成果树大量死亡,甚至毁园。
腐烂病病原菌腐生定植于树皮上,在适宜侵入时侵入树体,导致发病。早春,由于果树树势不强,是腐烂病斑形成的高峰期,病斑可以延伸至树干木质部的表层;4月上中旬后,随着果树树势增强,病斑固定;在多雨潮湿的7、8月份,染病植株增长迅速,直至10月份,染病植株减少;次年1月中旬后,树皮表面的菌丝开始侵入内层或邻近的健康组织。可见,果树腐烂病的发生与果树树势、温度和降水等有关。腐烂病初侵染源很多,既可以是越冬的菌丝,也可以是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或者是子囊壳及子囊孢子。结果树剪口和枯梢等都可以是初侵染源的越冬场所。
我国果树腐烂病广泛分布于全国各产区,尤以北方果区发生最为严重。虽然在长期的腐烂病防控过程中,人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截止到目前,腐烂病依然是造成毁园的最严重的病害。调查发现,大部分树龄较高的苹果园病株率在30份以上,粗放管理的重病果园甚至高达90份,只有少数小面积果园或精细管理的果园发病株率不到10份。果树腐烂病的发生严重地制约了我国果树产业的发展。
目前对于果树腐烂病的防治依然是以化学防治为重点防治措施,化学农药的使用不可避免的地产生了生态环境污染,长期以来由于砷制剂大量使用,致使土壤中砷含量严重超标,对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作为有机农业发源地的我国,在农业生产中需要进一步研究推广出功效更好的、对人蓄安全的药剂来抑制腐烂病对果树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果树腐烂病的防治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率低,均有残留,危害人体健康的不足,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治果树腐烂病的防治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该防治剂以天然木焦油、中药苦参碱和天然芸苔素提取液以及辅助助剂为组合的制剂,效果突出、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防治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防治成本大幅度的降低。
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治果树腐烂病的防治剂,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的防治剂包括如下组分:
木焦油 30份—50份;
苦参和油菜花提取液 5份—15份;
橙皮精油 2份—5份;
白乳胶 15份—35份;
滑石粉 10份—25份。
优选的,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的防治剂包括如下组分:
木焦油 40份;
苦参和油菜花提取液 10份;
橙皮精油 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运城汇森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运城汇森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0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