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排水的纵梁式轨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00784.0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7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汪优;任加琳;李奕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21F1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结构 纵梁 混凝土底座 排水 隧道 排水管进水口 横向排水管 热轧无纺布 排水管 轨枕 便于维修 翻浆冒泥 减震垫层 结构刚度 抗弯刚度 两侧设置 内部设置 套筒连接 运营安全 出水口 内轨道 人字形 长纤 排出 钢轨 填充 积水 列车 | ||
本发明在轨道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排水的纵梁式轨道结构,属于轨道结构技术领域。解决了隧道内轨道结构刚度不足和排水不及时导致的翻浆冒泥问题。本发明包括钢轨、纵梁式轨枕、减震垫层、混凝土底座和人字形轨间填充。所述混凝土底座内部设置横向排水管,两侧设置有侧沟;所述排水管进水口设置有PE笆和长纤热轧无纺布;所述排水管出水口通过套筒连接PVC管。本发明提高了轨道结构的抗弯刚度,可以及时将隧道内的积水排出,且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和更换,提高了隧道内列车的运营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排水的纵梁式轨道结构。
背景技术
大秦线路隧道内的轨道目前采用传统的”宽轨枕”式结构,由于货运列车的轴重较大,现有的轨道结构由于自身刚度不足导致隧道内轨道结构沉降不均。同时由于煤运线路在运输过程中会有大量煤尘散落,在隧道这种相对封闭的空间中,大部分煤尘会堆积在道砟的空隙之中,导致隧道内部的积水不能够及时通过道砟排走,道砟翻浆冒泥现象尤为严重。这些现象对行车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可排水的纵梁式轨道结构,解决隧道内轨道结构刚度不足导致轨道结构不均匀变形,从而危害行车安全性和排水困难导致翻浆冒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排水的纵梁式轨道结构,包括钢轨1、纵梁式轨枕2、减震垫3、混凝土底座4和人字形轨间填充5。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底座4中设置横向排水管6。
进一步,所述人字形轨间填充5坡度为2%。
进一步,所述横向排水管6坡度为2%。
进一步,所述横向排水管6进水口设置有PE笆9和长纤热轧无纺布10。
进一步,所述横向排水管6出水口通过套筒8连接PVC管7。
进一步,所述混凝土底座4两侧设置有隧道侧沟9。
进一步,所述隧道侧沟9上方设置有盖板12。
进一步,所述盖板12为混凝土材料或钢材制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了刚度较大的纵梁式轨枕,增大轨道结构的抗弯刚度。
(2)本发明在轨道结构内部设置横向排水管,可以将隧道内的积水及时排走,防止水病害的产生。
(3)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更换和维修,提高了隧道内列车的运营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横断面布置图。
图2为本发明的平面布置图。
图3为横向排水管6进水口示意图。
图4为人字形轨间填充5示意图。
图5为横向排水管6和PVC管7连接示意图。
图中,1-钢轨,2-纵梁式轨枕,3-减震垫,4-混凝土底座, 5-人字形轨间填充,6-横向排水管,7-PVC管,8-套筒,9-隧道侧沟,10-PE笆,11-长纤热轧无纺布,12-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0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浆模塑湿压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铁路弯轨处高承载力混凝土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