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蓄热电暖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01734.4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9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安全;张占国;郝鹏慧;杨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瑞特爱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1/00 | 分类号: | F24D11/00;F24D13/00;F24D19/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徐江华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风格栅 水蓄热 保温材料 电发热管 电控组件 热电暖器 循环风机 体内 冷风 侧边 壳体 水蓄 平衡电网负荷 上部分壳体 下部分壳体 安装方便 采暖费用 进风格栅 壳体内壁 壳体上部 上部分壳 外部空间 低谷电 体积小 蓄热体 热风 风道 灌装 加热 紧贴 送入 供热 环保 维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蓄热电暖器,包括壳体,壳体分为上部分壳体和下部分壳体;上部分壳体内设有保温材料、水蓄热体,保温材料紧贴壳体内壁,水蓄热体内灌装特定量的水蓄热介质,内设有电发热管;下部分壳体内设有循环风机、电控组件;电发热管、循环风机都与所述电控组件连接;壳体上部和/或上部侧边有热风出风格栅,底部和/或侧边有冷风进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为经过风道的冷风经水蓄热体加热后,由出风格栅送入外部空间。本发明有益效果:使用低谷电进行供热以降低采暖费用并平衡电网负荷、产品体积小、安装方便、环保操作简便、维护费用低、造价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房间型采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水蓄热电暖器。
背景技术
民用建筑与工商业建筑采暖方式分为:
大型集中式供热采暖:采用热电厂或其它大型热源厂的热源为大面积建筑供热,其供热面积为数万平方米到数千万平方米,例如:热电厂供热或大型燃煤或燃气锅炉供热的采暖方式;
分布式集中供热采暖:利用中型供热热源站向中等供热面积的建筑区域供热,其供热面积大约为1万平方米到100万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例如:利用一套安装于热源中心的电蓄热设备及相关管网、阀门、水泵、换热设备等向这种较大型的建筑区域供热。
分散式供热采暖:利用小型供热热源中心或设备集中向数十平方米到一万平方米左右的建筑面积供热。例如利用一套热泵设备和相关管路、阀门、仪表等向这种小型建筑区域供热。
户式供热采暖:为每户人家配置一套供热设备,通过户内的管路为其每个房间提供热量采暖,例如:利用一套家用燃气采暖热水器及相关管路向一个家庭各个房间供热
房间型采暖:为每个房间提供一套或多套完全独立的采暖设备,这类设备主要包括:蓄热式电暖器、电暖风机、电热油汀、发热电缆、电热膜……等。
大城区,主要的供暖方式为前3种,而在其它区域,则主要是后面两种供热方式。
为保护环境,国家在大力推广“清洁取暖”,特别是北方地区城郊、农村居民的散烧煤供热的改造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前所述的各种房间型采暖设备主要就是为解决这些地区的“清洁取暖”问题的。
蓄热式电暖器与其它几种房间型取暖装置相比,具有:采暖成本低的优点(因为使用价格较低的低谷电供暖,而其它电暖器则需要使用平电、风电),所以,在目前农村的煤改清洁供热工作中成为主要解决方案之一。目前这种蓄热式电暖器主要是“固体蓄热式电暖器”,而采用高温相变材料的电暖器虽然在市场上有介绍,但尚未成为主流,甚至没有进入应用,原因主要是:高温相变介质获取难度大、造价高。而低温相变蓄热的技术方案也是市场中有介绍的技术,但也没有被广泛应用或没有应用,原因是:蓄热密度较低,导致产品体积较大,成本也高,所以,难以产业化。
目前,已经广泛使用的“固体蓄热“式电暖器已经被广泛使用,其主要特点是:蓄热温度较高,因此,单位体积蓄热介质的蓄热量大,从而有利于减小电暖器产品的体积。然则,这类电暖器仍具有以下不足之处:
首先,尽管蓄热温度高具有有利于减小蓄热产品体积的优势,然而温度越高,则所需要壳体保温材料越厚,以避免出现烫伤以及避免因保温不良而导致放热速度过快的现象,这反过来又加大了产品的总体积,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的成本(材料成本与工时成本)。
第二,介质材料不可持续,因为制造这种固体蓄热材料(镁砖)的镁矿产资源有限,是受国家控制的资源,这就造成材料价格有持续上升的趋势,甚至最终得不到这种材料;如果改用其它替代材料,则会造成体积大、性能下降等其它不利情况。
第三,成型的蓄热介质“蓄热砖”的制造要求较高的技术含量和成本,也造成设备成本高。
第四,蓄热介质存在性能衰减的问题:蓄热或放热速度会随着蓄放热次数增加而持续下降,这就使设备的使用性能、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瑞特爱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瑞特爱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17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