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液法制备钨掺杂氧化锡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1788.0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2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宁洪龙;张观广;姚日晖;张旭;袁炜健;刘贤哲;梁志豪;梁宏富;周尚雄;彭俊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8/12 | 分类号: | C23C18/12;H01B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啸秋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液 法制 掺杂 氧化 透明 导电 薄膜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透明导电薄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溶液法制备钨掺杂氧化锡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将钨粉和过氧化氢溶液在冰水浴中充分反应,过滤除杂后用蒸馏水稀释,得到钨酸溶液;将SnCl2·2H2O溶解于无水乙醇溶剂中,搅拌均匀,得到氯化亚锡溶液;向氯化亚锡溶液中滴加钨酸溶液和H2O2溶液,超声振荡处理至溶液为无色澄清透明,静置老化,得到混合液;在清洗干净的玻璃衬底上旋涂所得混合液,退火处理,得到钨掺杂氧化锡透明导电薄膜。本发明采用钨酸掺杂并加入H2O2提高了溶液的稳定性与通透性,使最终固化的薄膜中,W以+6价的WO3形式存在,提升了薄膜的透射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透明导电薄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溶液法制备钨掺杂氧化锡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导电薄膜在光电技术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商业化应用的透明导电材料有铟锡氧化物(ITO)、掺氟氧化锡(FTO)、掺铝氧化锌(AZO)等。其中ITO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高透射率、易刻蚀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透明导电材料需求日益提升,而ITO中的铟元素是贵金属元素,资源匮乏,难以满足未来发展需求。FTO、AZO虽然高电导,但是透射率较低。同时,ITO、FTO、AZO等常用的制备工艺为真空溅射,设备成本高昂。因此,急需开发原料资源丰富、制成本低、导电性能优良的透明导电薄膜。
氧化锡薄膜原料丰富,可以通过溶液法制备,成本较低。通过合适的掺杂(如W、F、Sb等)可以显著改善氧化锡薄膜的导电性能和透射性能。溶液法制备掺W氧化锡薄膜往往采用WCl6作为掺杂剂,制备的薄膜虽然高电导,但是薄膜透射率低,不能很好满足高透射率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液法制备钨掺杂氧化锡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透明导电薄膜具有高电导、高透射的优点。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溶液法制备钨掺杂氧化锡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将钨粉和过氧化氢溶液在冰水浴中充分反应,将反应液过滤除去残余杂质后用蒸馏水稀释,得到钨酸溶液;
(2)将SnCl2·2H2O溶解于无水乙醇溶剂中,搅拌均匀,得到氯化亚锡溶液;
(3)向氯化亚锡溶液中滴加钨酸溶液和H2O2溶液,超声振荡处理直到溶液从浑浊变为无色澄清透明,静置老化,得到混合液;
(4)在清洗干净的玻璃衬底上旋涂步骤(3)的混合液,退火处理,得到钨掺杂氧化锡透明导电薄膜。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钨酸溶液的浓度为0.8~1mol/L。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氯化亚锡溶液的浓度为0.5~0.7mol/L。
优选地,步骤(3)中以溶质质量分数计算,钨酸掺杂量为总溶质质量的2%~6%。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H2O2溶液的加入量为混合液总体积分数的5%~10%。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超声振荡处理的时间为30~90min,静置老化的时间为1~3天。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旋涂的转速为3000~5000rpm,旋涂时间为30~50s。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退火处理是指先在120~150℃温度下预退火处理10~20min,然后在500~600℃温度下退火处理60~1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17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