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双极板耐温差性能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2056.3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5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鹏鹏;王海峰;王利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60 | 分类号: | G01N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柴明英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极板 耐温 性能 测定 方法 | ||
1.一种金属双极板耐温差性能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测定初始结合力FA:测定出金属双极板中的涂层与金属基板的初始结合力FA;
测定结合力FB:模拟出金属双极板在燃料电池中的工作环境中、并模拟出金属双极板随着燃料电池间歇工作经历温差变化;模拟间歇工作N1次后,测定出金属双极板中的涂层与金属基板的结合力FB;
耐温差性能评估:根据FA、FB、N1评估金属双极板的耐温差性能;
其中,在所述耐温差性能评估的步骤中,包括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出所述金属双极板的耐温差启停次数N的步骤:
N=(FA-F0)/(FA-FB)×N1;
其中,F0为预设临界值;当涂层与金属基板的结合力小于或等于F0时,认为涂层失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双极板耐温差性能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初始结合力FA的步骤,包括:
选用第一金属双极板为金属双极板的被测样品;
多次测定第一金属双极板中的涂层与金属基板的结合力,取平均值,得到金属双极板中的涂层与金属基板的初始结合力F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双极板耐温差性能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结合力FB的步骤,包括:
1)选用第二金属双极板为金属双极板的被测样品,其中,所述第二金属双极板为所述测定初始结合力FA步骤中所用被测样品的平行样;
2)将第二金属双极板放入盛装有模拟溶液的容器中;其中,所述模拟溶液为模拟金属双极板在燃料电池中的工作环境的溶液;
3)使第二金属双极板在第一设定温度的模拟溶液中浸泡第一设定时间后,再使所述模拟溶液自然冷却至室温;其中,所述第一设定温度为所述金属双极板在实际工作时的温度;
4)重复步骤3)N1次后,取出第二金属双极板,测定第二金属双极板中的涂层与金属基板的结合力,得到结合力F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双极板耐温差性能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溶液为pH为2~3、含有2~5ppm氟离子、且通入氢气或氧气的硫酸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双极板耐温差性能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间为30s~10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双极板耐温差性能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间为1~5min。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双极板耐温差性能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为60~9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双极板耐温差性能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为75~85℃。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双极板耐温差性能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F0为25~27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20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壳耐磨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检测煤样热冷冲击致裂效果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