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芍的品种改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02394.7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1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朱怀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鑫沃康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慕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78 | 代理人: | 李小金 |
地址: | 635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芍 品种改良 改良 有效成分含量 产量增加 分株繁殖 改良技术 品种杂交 人工授粉 有效成本 正品 抗逆性 实生苗 出苗 多瓣 覆土 开沟 行距 移栽 播种 繁殖 成熟 种植 | ||
本发明公开了白芍药改良技术领域的一种白芍的品种改良方法,该改良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选用单瓣白芍与多瓣白芍进行人工授粉的品种杂交;S2: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在畦上按行距5cm开沟播种,覆土1cm,每2天喷水1次,30余日即可出苗,秋后或第2年春季移栽;S3:最后以种植所繁殖的实生苗进行无性分株繁殖,本发明中的白芍药经过改良后道地正品,有效成分含量高,产量增加,有效成本不变,抗逆性更强,适应性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芍的品种改良方法,具体为白芍药改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白芍,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传统的白芍药由于受到其种植产地的气候、温度等条件的限制,其药用价值区别很大,远远不及道地药材的药理特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白芍的品种改良方法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芍的品种改良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白芍的品种改良方法,该改良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选用单瓣白芍与多瓣白芍进行人工授粉的品种杂交;
S2: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在畦上按行距5cm开沟播种,覆土1cm,每2天喷水1次,30余日即可出苗,秋后或第2年春季移栽;
S3:最后以种植所繁殖的实生苗进行无性分株繁殖。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人工授粉的具体步骤如下:
S11:以单瓣白芍作为父本,多瓣白芍作为母本,收集父本花粉,将收集的父本花粉用毛笔蘸到母本雌蕊上,每隔2~3d授粉一次,连续授粉3~4次;
S12:经40~60d种子成熟后将花头剪下,晒干后采集种子。
优选的,所述步骤S11中,在人工授粉时应将母本花冠剪去大部,保留基部1~5cm,不可伤及母本雌蕊柱头,并在每次授粉后套袋,最后1次授粉1周后将袋摘除。
优选的,所述步骤S11中,一天中最佳的授粉时间为晴天10~12点,并且在授粉15~20d后当花头老熟时将多余花朵剪除,以减少营养消耗,增加阳光透入,利于种子发育成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白芍药经过改良后道地正品,有效成分含量高,产量增加,有效成本不变,抗逆性更强,适应性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杂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白芍的品种改良方法,该改良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选用单瓣白芍与多瓣白芍进行人工授粉的品种杂交,人工授粉的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鑫沃康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鑫沃康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23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银花的品种改良方法
- 下一篇:一种春甘蓝抗未熟抽薹早熟品种的选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