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感应式加热电子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02461.5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7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陈臻昊;杨勋宇;蔡尧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因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广东良马律师事务所 44395 | 代理人: | 李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感应 发热体 处理器模块 烟具 交变磁场发生器 动作感应模块 电磁感应式 加热电子 交变磁场 吸入 烟支 烟草 涡流 抽吸动作 加热烟草 受热均匀 迅速升温 用户体验 烟味 加热 发热 烟雾 反馈 散发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感应式加热电子烟,包括吸入动作感应模块、用于插入烟支的烟具容器、交变磁场发生器模块、磁感应发热体和处理器模块,所述磁感应发热体设置于所述烟具容器中,所述吸入动作感应模块检测用户抽吸动作并反馈给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控制所述交变磁场发生器模块产生交变磁场,使磁感应发热体发热来加热烟具容器中的烟支并产生烟雾,通过交变磁场使磁感应发热体产生涡流迅速升温加热烟草的方式,使烟草受热均匀,烟草散发烟味稳定,口感佳,从而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式加热电子烟。
背景技术
目前,加热不燃烧型电子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加热不燃烧型电子烟是通过精密的电子芯片加热烟草,而不是像普通香烟燃烧烟草,香烟中的烟草在超过600℃的温度下燃烧,产生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烟雾。加热不燃烧型电子烟将烟草加热到低于350℃的温度,而不会燃烧且没有明火。较低的温度加热释放了烟草真正的味道。由于烟草加热而不燃烧,与香烟相比,有害的化学物质显著降低。
市面上的加热不燃烧型电子烟,大多采用陶瓷片或者环形陶瓷发热套筒为发热源,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加热烟草。但陶瓷发热片发热时,使烟支从中心向四周辐射,其发热不均均匀,烟草加热口感较差。另外,陶瓷发热片比较脆弱、容易折断,而且陶瓷发热片生产难度较高、成本也高,产品生产一致性较差。而环形陶瓷发热套筒通过热辐射方式由外向内辐射,容易将烟支的纸包装烤焦,产生异味。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式加热电子烟,能通过交变磁场使磁感应发热体产生涡流迅速升温加热烟草,烟草受热均匀,烟草散发烟味稳定。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感应式加热电子烟,包括吸入动作感应模块、用于插入烟支的烟具容器、交变磁场发生器模块、磁感应发热体和处理器模块,所述磁感应发热体设置于所述烟具容器中,所述吸入动作感应模块检测用户抽吸动作并反馈给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控制所述交变磁场发生器模块产生交变磁场,使磁感应发热体发热来加热烟具容器中的烟支并产生烟雾。
所述的电磁感应式加热电子烟中,所述交变磁场发生器模块包括开关单元和电磁感应单元,所述开关单元的供电端连接电磁感应式加热电子烟的电源模块,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处理器模块,开关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电磁感应单元。
所述的电磁感应式加热电子烟中,所述电磁感应单元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一电容、第一稳压管、第二稳压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交变磁场产生线圈、第一储能电感、第二储能电感、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一稳压管的负极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并通过第一电阻连接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也通过第二电阻连接第一稳压管的正极、第二稳压管的正极、第一MOS管的源极、第二MOS管的漏极和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和交变磁场产生线圈的一端、也通过第二储能电感连接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和第一储能电感的一端,第一储能电感的另一端连接交变磁场产生线圈的另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二MOS管的源极和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二稳压管的负极、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也通过第四电阻连接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和第一储能电感的一端,所述磁感应发热体插入交变磁场产生线圈中。
所述的电磁感应式加热电子烟中,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P沟道场效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因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因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24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