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体式交流充电桩的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02592.3 | 申请日: | 2019-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2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东;雒晓亮;陈友华;郭炼;陈保江;白健;李磊;李小祥;罗冬;张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循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0 | 分类号: | B60L53/60;B60L53/14;B60L5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俊寅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充电桩 分体式 充电宝 控制系统 充电枪 电气控制 供电装置 汽车电池 充电 汽车充电接口 充电检测 外部电源 运行状态 检测车 插接 导电 电源 供电 引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交流充电桩的控制系统,其为分体式交流充电桩的电气控制硬件,包括,充电宝、供电装置、车端充电枪,供电装置用于将外部电源引入充电宝,充电宝用于调整电源的电流、电压,从而使得电能符合汽车电池充电要求,车端充电枪用于与汽车充电接口导电插接,从而对汽车电池进行充电。本发明的控制系统能够为分体式交流充电桩提供电气控制基础,从而实现分体式交流充电桩的自动控制、充电检测等,其能够检测车端充电枪是否连接、充电宝是否连接供电、分体式交流充电桩的运行状态等,从而方便使用者知晓分体式交流充电桩的工作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交流充电桩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充电桩是新能源电动汽车大力推广的重要一个环节,是国家大力提倡推广的一个新兴产业,电动汽车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也越来越高了,而目前电动车行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虽然有政府和运营商大力布建充电桩,但还是未解决现有车主用户充电难的问题,充电桩偏少或找不到充电桩。没固定车位或小区不让安装充电桩等问题,导致很多潜在消费的忧虑。因为充电桩是固定的,到公司或其他生活地点虽有移动充电宝作为选择但其功率不足,用户需要解决多种环境充电问题的话必须购买各种产品,多次投入。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充电桩的企业,而怎样打消电动汽车车主的顾虑,让电动汽车车主能够随时随地的方便快捷的充电也是目前各大电动汽车厂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市场上急需一款可快捷充电的充电桩,以解决电动汽车车主在多场景下的充电问题。在于本案同日申请的名为一种分体式交流充电桩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已经公开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充电桩,而本案的目的在于提供这种充电桩的控制系统,以支撑其整个电气过程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体式交流充电桩的控制系统,其内置在分体式交流充电桩中,用于实现分体式交流充电桩的电气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体式交流充电桩的控制系统,其为分体式交流充电桩的电气控制硬件,包括,充电宝、供电装置、车端充电枪,供电装置用于将外部电源引入充电宝,充电宝用于调整电源的电流、电压,从而使得电能符合汽车电池充电要求,车端充电枪用于与汽车充电接口导电插接,从而对汽车电池进行充电。
优选地,充电宝内内置有:
第一公插头,进电端与供电装置出电端导电连接,且第一公插头出电端与开关、第一MCU、电磁锁导电连接;
电磁锁,电磁锁上安装有伸缩轴,其通电时可驱动伸缩轴伸出;且失电后,电磁锁的伸缩轴通过第一MCU控制缩回;
开关进电端与第一公插头导电连接、出电端通过第一连接导线与车端充电枪铜插针连接,开关控制端与第一MCU通讯连接;
第一MCU,用于收发、解析控制指令,同时进行数据处理;第一MCU分别与电磁锁信号端、第一公插头信号端、开关控制端通讯连接;第一MCU可控制开关的开闭,且通过第一公插头处信号端电压判断组合模式及需要启动的预设程序。
优选地,车端充电枪,包括:微动开关,车端充电枪铜插针,通信线,第一连接导线,车端充电枪铜插针通过第一连接导线与充电宝内开关出线端连接,通信线与第一MCU连接。
优选地,供电装置为箱体组件,且箱体组件内置有:
第二开关,第二开关进电端与电源导电连接、出电端与第一母插头进电端导电连接,第一母插头与第一公插头插接导电;第二开关控制端与第二MCU通信连接,电源还直接对第二MCU供电;
第二MCU还分别与通讯模块、遥控器信号端通信连接,通讯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第二MCU与第一MCU通讯连接。
优选地,遥控器上至少设置有:
开始按钮,用于输入使第二开关闭合的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循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循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25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