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室通风柜直排式化学废气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03508.X | 申请日: | 2019-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9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唐汉湘;蒋永昌;李宇华;邓财亮;尹禄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澳企实验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52 | 分类号: | B01D46/52;B01D53/81;B01D53/44;A61L9/16;A61L101/26;A61L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室通风柜 离心风机 出风口 废气处理装置 处理模块 有机气体 高效过滤器 过滤模块 迂回风道 抗病毒 整流片 挥发 壳体 杀菌 酸性气体处理 微生物试剂 方向流动 风道隔板 高效净化 化学试剂 进风口处 风机 风量 体内 延伸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室通风柜直排式化学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离心风机;安装在离心风机右侧的TVOC有机气体处理模块;安装在TVOC有机气体处理模块右侧的杀菌抗病毒过滤模块,杀菌抗病毒过滤模块的出风口出设置有内部迂回风道;安装在离心风机左侧的风道隔板,离心风机风量朝风机右侧的TVOC有机气体处理模块方向流动,内部迂回风道的出风口延伸至整流片的进风口处;安装在整流片左侧的酸性气体处理模块和高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的出风口与壳体左侧面上设置的单向出风口对接。本实验室通风柜直排式化学废气处理装置,可高效净化实验室通风柜内化学试剂所挥发出来的气体和微生物试剂挥发出来的有害颗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通风柜直排式化学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实验室废气污染,尤其是具有排放的化学类实验室废气污染,目前普遍通过管道通风柜将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直接排到室外,这将严重影响工作人员及周边居民的健康。高层实验室配置通风柜时需要安装通风管,安装过程中不利于工人的人身安全及影响楼层外围的美观性。
实验室通风柜直排式化学废气处理模块,是一种用于实验室的通风柜将试验用到的有害排放化学试剂所挥发出来的气体和微生物试剂挥发出来的颗粒微生物过滤后的值,远低于国家室内空气要求的标准值,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环境友好型环境净化技术,对通风柜的升级及排风质量的改善已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并不需要像传统通风柜那样需要安装排风风管,大大强化了使用性,缩短了安装工期,尤其是高层的实验室,更加的便捷。
现有通风柜的技术,均需在楼顶安装一个大的离心风机,通风柜和离心风机通过排风管连接,通过离心风机将试验时产生的废气排走,而较多的通风柜均是直接排走,仅是将污染物转移到室外的环境中,污染周围环境,影响居民的健康。即使有少数的通风柜带有过滤装置,但也是中高效过滤器和常规的活性炭过滤器,对大部分化学污染物废气还是不能达到过滤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实验室通风柜直排式化学废气处理装置,可高效净化实验室通风柜内化学试剂所挥发出来的气体和微生物试剂挥发出来的有害颗粒。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室通风柜直排式化学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封闭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面上设置有单向出风口,所述壳体的底面中心设置有与通风柜风管对接的进风口;安装在壳体内且与进风口对接的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安装在密闭的空间内且右侧开设排风口;安装在离心风机右侧的TVOC有机气体处理模块,所述TVOC有机气体处理模块靠近离心风机一侧安装有初效过滤器;安装在TVOC有机气体处理模块右侧的杀菌抗病毒过滤模块,所述杀菌抗病毒过滤模块的出风口出设置有内部迂回风道;安装在离心风机左侧的风道隔板,所述风道隔板的左侧安装有整流片,所述整流片上均匀开设有整流孔,内部迂回风道的出风口延伸至整流片与风道隔板之间;所述整流片上均匀开设有整流孔,内部迂回风道的出风口延伸至整流片的进风口处;安装在整流片左侧的酸性气体处理模块;以及安装在酸性气体处理模块左侧的高效过滤器,所述高效过滤器的出风口与壳体左侧面上设置的单向出风口对接。
优选的,所述杀菌抗病毒过滤模块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安装有银铜离子杀菌纤维板,所述银铜离子杀菌纤维板包括活性炭纤维基板,所述活性炭纤维基板表面均匀涂覆有银铜离子混合层。
优选的,所述银铜离子杀菌纤维板通过如下方法制得:首先将含碳纤维在800-1200℃的温度下进行活化,使得含碳纤维表面产生纳米级的孔径;然后将活化后的含碳纤维压制成活性炭纤维基板;然后将活性炭纤维基板浸泡在摩尔质量比为1:1-3、摩尔浓度为0.1-0.5mol/L的Ag+和Cu2+混合金属离子溶液中30-60min,通过吸附和化学反应在活性炭纤维基板上覆载Ag+和Cu2+;最后将活性炭纤维基板从Ag+和Cu2+混合金属离子溶液中取出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澳企实验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澳企实验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35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