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模式配气机构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4692.X | 申请日: | 2019-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8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崔靖晨;隆武强;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L1/06 | 分类号: | F01L1/06;F01L1/46;F01L1/38;F01L13/06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08 | 代理人: | 杨翠翠;花向阳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式 机构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多模式配气机构,它包括排气门组件和进气门组件,其特征是:
凸轮轴(101)通过花键带动轴套(102)旋转;
轴套(102)设置有进气二冲程凸轮(612)、进气四冲程凸轮(614)、排气二冲程凸轮(622)、排气四冲程凸轮(624)、第一切换槽(301)和第二切换槽(302);
所述进气四冲程凸轮(614)至少在进气冲程具有凸起;排气四冲程凸轮(624)至少在排气冲程具有凸起;进气二冲程凸轮(612)至少在每个下止点附近具有凸起,排气二冲程凸轮(622)至少在每个下止点附近具有凸起;制动凸轮(62B)在每个上止点附近具有凸起;
轴套(102)具有两个轴向位置;
轴套(102)处于第一位置时,进气四冲程凸轮(614)驱动进气摇臂(51),排气四冲程凸轮(624)驱动排气摇臂(52);轴套(102)处于第二位置时,进气二冲程凸轮(612)驱动进气摇臂(51),排气二冲程凸轮(622)驱动排气摇臂(52);
制动凸轮(62B)设置在轴套(102),进气二冲程凸轮(612)、进气四冲程凸轮(614)、排气二冲程凸轮(622)、排气四冲程凸轮(624)、制动凸轮(62B)具有无法满足切换要求的公共基圆段;
复位弹簧(51K)驱使制动摇臂(53)与制动凸轮(62B)接触;
进气摇臂(51)驱动进气门组件(71),排气摇臂(52)通过排气气门桥驱动第一排气门组件(72A),排气摇臂(52)通过排气气门桥、制动传动块(51E)驱动第二排气门组件(72B);
轴套(102)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切换时,第一切换机构(401)工作;轴套(102)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切换时,第二切换机构(402)工作;
制动摇臂(53)具有两种工作状态;
制动摇臂(53)处于有效状态时,制动摇臂(53)驱动制动传动块(51E);
制动摇臂(53)处于失效状态时,制动摇臂(53)不驱动制动传动块(51E);
在轴套切换阶段,保持制动摇臂处于失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配气机构,其特征是:第一切换机构(401)和第二切换机构(402)为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至少包括可伸缩的销;所述销的伸缩状态由电磁、液压或气体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配气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制动摇臂(53)至少包含锁定式或开关支点式结构;
所述锁定式结构具有第一杆、第二杆以及设置在第一杆与第二杆之间的锁定机构,制动凸轮(62B)驱动第一杆的输入端,第一杆输出端驱动第二杆输入端,第二杆输出端驱动制动传动块(51E);
所述开关支点式结构具有摇臂体以及设置在摇臂体上的制动支点或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制动支点;所述制动支点至少包含液压活塞式制动支点或锁定式制动支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配气机构,其特征是:当相邻两个气缸的点火间隔大于切换槽的切换区间时,所述相邻两个气缸的轴套共用切换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模式配气机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
当发动机需要二冲程驱动模式运行时,轴套(102)处于第二位置,制动摇臂(53)处于失效状态,气缸内供给燃料;
当发动机需要四冲程驱动模式运行时,轴套(102)处于第一位置,制动摇臂(53)处于失效状态,气缸内供给燃料;
当发动机需要停缸模式运行时,轴套(102)处于第二位置,制动摇臂(53)处于失效状态,气缸内不供给燃料;
当发动机需要第一类四冲程制动模式运行时,轴套(102)处于第一位置,制动摇臂(53)处于失效状态,气缸内不供给燃料;
当发动机需要第二类四冲程制动模式运行时,轴套(102)处于第一位置,制动摇臂(53)处于有效状态,气缸内不供给燃料;
当发动机需要二冲程制动模式运行时,轴套(102)处于第二位置,制动摇臂(53)处于有效状态,气缸内不供给燃料;
当发动机需要四冲程紧急制动模式运行时,轴套(102)处于第一位置,制动摇臂(53)处于有效状态,气缸内供给燃料;
当发动机需要二冲程紧急制动模式运行时,轴套(102)处于第二位置,制动摇臂(53)处于有效状态,气缸内供给燃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469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模式配气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发动机及凸轮轴调相器